梁山伯是《梁祝》傳說中的男主角,歷史上考證確有其人,梁山伯曾出任過地方官,歷代史書可以尋找到相關(guān)記載和資料。傳說梁知祝為女人后,提娶不成而終,祝感其摯情,過墓而入,合而為一。是為傳說大概,今人多有考證。
祝英臺,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zhèn))祝家莊人。東晉時期女性歷史人物。祖籍山西太原,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祝英臺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jié)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祝父思女,催歸甚急,祝英臺只得倉促回鄉(xiāng),被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臺,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于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臺二人一見如故,遂結(jié)伴同行,前往越州?!≡谠街萑昶陂g,梁山伯和祝英臺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臺內(nèi)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臺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節(jié)放假、二人去鏡湖游玩的時候,祝英臺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臺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臺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墒沁@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了。后來家人寫信催祝英臺回家,臨走前,祝英臺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親,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個月后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jīng)搶先一步提親、并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臺沿路相送、難舍難分?!×荷讲丶液螅嗨疾≈?,寫信向祝英臺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臺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臺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來梁山伯病逝,祝英臺假意應(yīng)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jīng)過,并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臺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zāi)咕谷涣验_,祝英臺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zāi)柜R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zāi)估镲w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們通過祝英臺女扮男裝并且主動向梁山伯示愛的故事情結(jié),能更深一步地體會古代社會中女性大膽追求真愛、 渴望美好愛情的個人情感。梁祝的愛情悲劇,使人們認真思考包辦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如果說,梁祝婚姻被殘酷葬送具有強烈的悲劇意義,那么它的“化蝶”結(jié)尾便富有積極意義?;钪非蟛坏降臇|西,在死后繼續(xù)“追求”,終于得到。“化蝶”的結(jié)局,體現(xiàn)了愛情的偉大力量,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千百年來,這種力量一直鼓舞著人們向一切為了私利而破壞世間的美好的頑固邪惡勢力作斗爭。
諸城的《梁?!穫髡f據(jù)考早始于南北朝時期,完整故事形成于唐,由藝人傳唱或表演即在宋代了。在梁祝的傳說中,諸城人歷來都認定梁祝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諸城,梁山伯和祝英臺就是諸城人,而且有真村名、真地點,更有真人物、真情節(jié),較之其他地區(qū)的傳說更完整,更真實。傳說流傳之廣,影響之深,無處能比。諸城人常以本地出過這樣一個故事而津津樂道。老到叟嫗,小到稚童,都能知曉并講出梁山屯的梁山伯和祝家樓的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并會到里丈河北去指冢為證。
有研究指出梁祝故事的雛形,即是《華山畿》。六朝時期,江南盛傳《華山畿》這首令人性靈搖蕩的民歌,《古今樂錄》曰:“《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一曲,亦變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往云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笍钠湟狻1戎僚T,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妝點沐浴,既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惫讘?yīng)聲開,女透入棺,家人叩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亦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