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棚坐北朝南,面寬40余米,縱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100平方米。房舍整齊對稱,共百余間。整個建筑以甬道為中軸線,形成六進院落。一進院為鼓廳、號門,二進院為龍門,三進院設有東西文場,四進院為校士館,五進院為戒慎堂,六進院為學政公署?,F(xiàn)存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國西南古代科舉制度的絕好實物遺存,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南提督學政考棚的院試,為科舉前的預備考試。凡被院試錄取者,便可獲得優(yōu)厚待遇,從此步入國家科舉選士的途程。此后再經(jīng)鄉(xiāng)試考中舉人,經(jīng)會試、殿試高中進士,就可被委派為官員,實現(xiàn)“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不少滇南學子就從這里走出深山,走向全省、全國,成為地方有名之士,成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
千般會古意,一館藏萬寶。云南學政考棚景區(qū)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筑群古規(guī)制保存完整,館藏實物豐富多彩,體現(xiàn)古代考舉制學習生活動態(tài)及科舉考試過程,全景再現(xiàn)臨安府科舉盛況!館藏文房清供展品三萬多件,集先秦、楚、漢、唐、宋、五代十國、遼金、宋、元、明、清歷代文房實物,專設藏稀堂,集古代名家文房清供用品專展。
為保護文物,藏稀堂二樓暫不對兒童開放,并限制參觀人員數(shù)量,每日不超過一百人。參觀人員自愿奉獻愛心,用于保護、修復文物及古藉善本,弘揚傳承人類文明!
藏稀堂免費提供登樓參觀專用鞋套,請保持安靜,講究衛(wèi)生。謝謝你的到來!
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營建建水古城,迄今已1200多年歷史。元代設臨安宣慰司,明清時期設臨安府,士子尚學,文教昌盛,科舉盛于諸郡??寂锸菍W子院試考秀才的場所,是研究展現(xiàn)我國古代科舉制佐證難得的建筑群遺存,現(xiàn)存古代建筑六進院落完整古遺跡。進入考棚猶如再現(xiàn)當年莘莘學子趕考的場景,體驗和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古代的學習生活中。景區(qū)各進院落的筆墨紙硯、古籍善本由云南九蟬文房四寶保護傳承研究院提供珍藏品,以吻合古代文人學子的學習用具再現(xiàn),輪番展出所珍藏之漢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時期古硯臺三千多方,大量古墨及朱砂墨,清代文房用品,硯拓片,珍貴古碑拓及東西漢的原像石拓、族譜等,讓你流連忘返。
四進院落靠左的藏稀堂,展覽有珍藏古代名人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二千多年前先秦簡、楚漢簡、木瀆等珍貴文字文物、清代圣旨、臨安知府王文治、云南學政提督傅振邦、清代大臣王文在、云南總督盧漢、清代書法大家李瑞清、袁嘉谷等真跡、極其珍貴的唐中宗時期的手抄經(jīng)書一部、北宋佛經(jīng)兩部、南宋佛經(jīng)三部以及宋代紙質(zhì)殘葉若干,均為稀世珍寶。
參觀文房清供展覽,使人獲益無窮。孩子游覽,認識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必將激發(fā)學習興趣,熱愛祖國,發(fā)奮讀書;青年參觀,能豐富文化知識,正確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老年細品,除了震撼于藏品規(guī)模,一定能從中悟到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