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今辛集驢肉尤以王山口郝記驢肉,最為正宗,自1893年至今已逾百年歷史,其第四代傳承人郝威將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工藝相結(jié)合,使辛集驢肉風味獨特,揚名周邊各大縣市,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shù)。郝記驢肉多年來一直獨領辛集的驢肉市場,實為辛集一大特產(chǎn)。在河北一集西華北路33號有一門市。
選料精全,制作細致,色紅味美,軟而不爛,香而不膩,鮮而不腥。
每100克驢肉含蛋白質(zhì)27克,脂肪的含量低,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驢肉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驢肉性溫,具有補氣養(yǎng)血、益精壯陽、滋陰補腎、利肺作用。
從營養(yǎng)學和食品學的角度看,驢肉比牛肉、豬肉口感好、營養(yǎng)高。驢肉中氨基酸構(gòu)成十分全面,8種人體必需氨酸和10種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豐富。色氨酸是作為識別肉中蛋白質(zhì)是否全面的重要物質(zhì),也是評定肉品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驢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為300~314mg/100g,遠大于豬肉(270mg/100g)和牛肉(219mg/100g),因而說驢肉的品質(zhì)要優(yōu)于豬肉和牛肉。
驢肉中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別為1481~1825mg/100g和270~490mg/100g,與豬肉、牛肉相近。
肉類鮮不鮮,主要看影響鮮味的氨基酸多少。(天門氡氨酸和谷氨酸)中,驢肉谷氨酸的含量高于天門氡氨酸。兩種鮮味氨基酸的總量,驢肉高于馬肉。從鮮味氨基酸在氨基酸總量中所占比例來看,驢肉為27.33%,馬肉約為25.34%,豬肉在24%~26%之間。這也是人人稱驢肉鮮美可口的重要原因所在。
驢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高于豬肉、牛肉。
驢肉的高級脂肪酸中,除少數(shù)為飽和脂肪酸外,大多數(shù)為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約占高級脂肪酸總量的77.2%,而牛肉和豬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占高級脂肪酸總量的比例則大大低于這個數(shù)字。牛肉為53.5%,豬肉為62.6%。驢肉中必需脂肪酸僅有亞油酸、亞麻酸和無花生四烯酸。驢肉高級脂肪酸中,亞油酸和亞麻酸合計為26.9%,驢瘦肉則高達30.6%,而瘦豬肉為13.8%,牛肉為5.7%,它們之間相差甚大。
每天下午先把要煮的驢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時換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后放入煮鍋,浸煮十分鐘左右,再換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調(diào)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后撤火,用石塊兒壓好鍋蓋,然后慢火悶煮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煮熟的咸驢肉撈出,食時順肉切條,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尤以驢板腸,驢中肋,驢花腱最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