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白斑狗魚自然分布于亞洲、歐洲和北美的冷水水域,在中國僅產于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最終匯入北冰洋。
阿勒泰地區(qū)位于新疆北部,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交界,東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200多千米,總面積11.78萬平方千米。北部有阿勒泰山脈,南部是準噶爾盆地。地勢東北高,西南地。水源充足。地表水年徑流量達123.44億立方米,湖泊眾多,年產魚量7089噸,是新疆的漁業(yè)基地之一。
阿勒泰狗魚產區(qū)水質清新、優(yōu)良、無污染,適合人、畜飲用和農田灌溉,為阿勒泰狗魚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生存環(huán)境。水質符合國家漁業(yè)水質標準,軟泥層≤20厘米,底質符合國家無公害食品淡水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條件,水溫0℃至30℃、pH值7.0至8.5、溶氧量≥5毫克/升。池塘養(yǎng)殖水深在1.5米至2米,水體透明度30厘米至50厘米。
寒冷的氣溫和相對較低的水溫是阿勒泰狗魚品質的優(yōu)越條件。阿勒泰地區(qū)緯度偏高,熱量資源少。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寒冷區(qū)。雖在全球大氣環(huán)流的西風帶,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水汽來源甚少。冬季受北冰洋冷氣團控制期漫長,夏季溫濕氣團活躍暫短。從南到北、自東往西,由低到高,極干旱—干旱—半干旱—半濕潤—濕潤氣候依次演變極為明顯。在高山盆地、丘陵平原等復雜地形區(qū)又形成了多樣的局部小氣候。年平均氣溫:山地丘陵地,在4℃以下,平原河谷高,在4℃以上。最高氣溫為40℃上下,極端最低氣溫-51.5℃,是中國寒冷地區(qū)之一。而額爾齊斯河干流最高水溫也才能達到23℃,不適合中國大多數常規(guī)魚類的生長,而對于阿勒泰狗魚這種適溫范圍為0℃至30℃,最適生長溫度為20℃至23℃的魚類,卻是最好不過了。
阿勒泰的大河流均系融雪補給性河流,由于高山地帶森林密布、牧草豐茂,夏季牛羊滿坡,所以山區(qū)大量的植物腐質和牛羊糞便,隨融雪或降雨所形成的地面徑流被帶入河中。水質極肥,浮游生物以及昆蟲類非常豐富,而且水的礦化程度低,酸堿適中,宜于魚類生長。兩大河及遍布的支流的水面為魚類繁衍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和條件。
阿勒泰地區(qū)湖泊眾多,丘陵平原、高山谷地均有分布。水域面積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21個,最大的是烏倫古湖,是中國十大內陸淡水湖泊之一。湖內分布有1.9萬畝以上的濕地及蘆葦,湖水清澈,特別適宜魚類的生長繁殖,是新疆重要的漁業(yè)基地。
阿勒泰狗魚是阿勒泰地區(qū)特有的一種冷水魚,學名白斑狗魚,哈薩克語稱“喬爾泰”,魚背部呈黃褐色,體側黃綠色,背部有白斑。體態(tài)勻稱修長,稍側扁,呈圓筒狀。頭長,吻長,扁平如鴨嘴,尾鰭分叉,側線完整且連續(xù)。眼大、口裂大,口角后延可達頭長的一半,具銳齒。具有生長速度快、病害少、個體大、肉質堅韌少刺、營養(yǎng)豐富和觀賞性強等優(yōu)點,口感肉質細嫩、有彈性、香鮮甜美。白斑狗魚生活于寒冷地區(qū)水域,為冷水性魚類,在中亞的一些國家有魚中“軟黃金”的稱號。
2005年,中國境內白斑狗魚每年天然產量僅在100噸左右,同年,阿勒泰白斑狗魚的養(yǎng)殖水面達到了150多萬畝。
2011年,阿勒泰狗魚產量600—800噸,占據新疆同類產品80%以上份額。
2016年,阿勒泰繁育白斑狗魚水花400萬尾左右,全年生產各類土著魚水花3000萬尾,同比2015年增長20%。
2000年,阿勒泰狗魚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認證標識。
2007年,阿勒泰狗魚獲得國家綠色有機食品的認證。
201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阿勒泰狗魚”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