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低濕潮熱地區(qū),分布于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等處。
麒麟竭,多年生常綠藤本,長達10~20m。莖被葉鞘并遍生尖刺。羽狀復葉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時近對生;小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約20~30cm,寬約3cm,先端銳尖,基部狹,脈3出平行;葉柄及葉軸具銳刺。肉穗花序,開淡黃色的冠狀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6,排成2輪;雄花雄蕊6,花藥長錐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狀,子房略呈卵狀,密被鱗片,花柱短,柱頭3深裂。果實核果狀,卵狀球形,徑約2~3cm,赤褐色,具黃色鱗片,果實內(nèi)含深赤色的液狀樹脂,常由鱗片下滲出,干后如血塊樣。
歸心、肝經(jīng)。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生肌。
用于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
1、心腹痛: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干,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diào)下,立止。(《海上仙方》)
2、婦人血崩:鯽魚一個(長五寸者)去腸,入血竭、乳香在內(nèi),綿包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下。(葉氏《摘玄方》)
3、產(chǎn)后血沖,心胸滿喘,命在須臾:用血竭、沒藥各一錢,研細,童便和酒調(diào)服。(《醫(yī)林集要》)
研末,1~2g,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藥用。
孕婦慎用。月經(jīng)期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