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脈,山岳層迭起伏,有的峻峭參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瓏如玉,有的回顧生媚。山間高崖飛瀑,泉水叮當。山下紫湖、紫溪諸湖泊碧波蕩漾,或?qū)捇蛘?,曲折回旋,風韻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龍眼、荔枝、楊梅、柿子諸多果樹,濃蔭蔽空,郁郁蒼蒼。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是唐宋明清歷代名人道士的讀書修煉之處。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巖等都留有歷代先賢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跡。而遍布于山中,形體各異的百處“心”字石刻,更是我國的文物奇觀。
清源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峰,王十朋詩句有“清源水接南溟,紫帽山齊泰岳喬”。泉州才子陳紫峰也有“清來源水寒生北,紫染帽峰秀出南”。
紫帽山鐘靈毓秀,層巒聳翠,是歷代詩人名士卜居旅游勝地,如唐末詩人徐寅、北宋道家白玉蟾、元代詩人龔丙、明代理學家陳紫峰、清朝諸葛璐都留下有關(guān)于紫帽山的詩詞佳作。
靈應(yīng)寺原名紫帽巖,始建于五代后唐年間(公元923~936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了,供奉的是肉身佛祖師公李文愈,李祖師被尊為閩南“三真人六祖師”之一。
紅色瓦蓋的建筑物是弘一法師紀念堂。在1940年10月到1941年4月,著名的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在靈應(yīng)寺住持定眉法師的懇請下曾掛錫靈應(yīng)寺,為重修靈應(yīng)祖師真身塔撰寫碑文,在他住錫期間,還寫下了許多的佳聯(lián)、詩文,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墨寶。
紫帽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泉州市區(qū)西南的晉江市紫帽鎮(zhèn)境內(nèi),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規(guī)劃面積8.8平方公里。該區(qū)所處的紫帽山,鐘靈毓秀,景色綺麗,為泉州的一大名山,自唐以來,即是著名的旅游風景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