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桐木灣村位于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xiāng),距鄉(xiāng)政府駐地約1.5公里,距離桂林45公里,是世界上人均占有銀杏較多的地方,還有被列為文物保護的清代和民國時期古建筑群,被譽為“中國銀杏第一鄉(xiāng)”,中國第一銀杏古村落。
該村現(xiàn)有45戶250多人,其中80%以上的居民姓唐。據(jù)清光緒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譜記載,該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縣人,乾隆初年由全州遷至此聚居繁衍至今。
該村的古民居中現(xiàn)存有四口石板大水缸,均為五片大整石板合拼成,俗稱“太平缸”,其功用為蓄水防火。其中
大的水缸長2.72米,寬1.68米,高1.3米,能容約100擔水。每個缸中都種植有與缸同齡的榕樹,堪為一大特色。
另外在村口還有一口古井,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同治元年重修,原此井是該村唯一的飲用水源,故重修時建有四面圍墻和木門。古井常年有水,即使遇上下大雨、發(fā)洪水,井中之水總能保持清澈。兩百年來,由于人們都是用繩索吊水,使得井口的石頭上留下了五十五道深深的繩印。
村中古民居四周至周圍山腳下是密布的銀杏林,其中百年以上的參天聳立的銀杏老樹超過150株,就在靠近古民居后有一株古銀杏公樹,樹高約50米,樹干圍徑4.8米,直徑1.5米,據(jù)傳有1000多年樹齡,是海洋鄉(xiāng)大的一株銀杏公樹,被稱為“白果王”。
村莊附近還有明心寺、湘漓二水之源、侍朗之墓等人文古跡,每至深秋,銀杏林一片金黃,滿山盡染,秀麗的景致令每年來此攝影、旅游的客人絡(luò)繹不絕,為此,從2003年起,當?shù)卣磕甓荚诖伺e辦“桂林市金秋銀杏攝影節(jié)”,堪稱四季度假、休閑、影視外景地的理想場所。
銀杏季旅游旺季:每人5元衛(wèi)生費
具體詳情請咨詢景區(qū)
全天
乘車路線
1、桂林經(jīng)大圩至海洋鄉(xiāng)約40公里。去海洋鄉(xiāng)的班車很少,車子只開到鎮(zhèn)上,約1-1.5小時。在火車站門口坐16路車,或者在火車站對面站臺坐27路、6路、9路、98路都可到三里店廣場(大圓盤大圩班那直接到小平樂的車,也可到了海洋再坐車進小平樂),在園盤處有到海洋鄉(xiāng)的小巴。
三里店廣場下車,然后往前走一點點那里會有一些班車停在那里等客的,其中有到海洋的車子,票價就是6塊錢左右;
2、海洋鄉(xiāng)距桂林45公里,可在三里店廣場乘小巴直達。大桐木灣和小桐木灣距鄉(xiāng)政府約2-3公里,可步行抵達??稍诤Q筻l(xiāng)乘班車到小平樂,但班次較少。
3、坐桂林到高尚的車子到海洋下車。
自駕車路線
1、桂林市三里店廣場-大圩-潮田-海洋,桂林到大圩的路況很好,大圩到潮田是一級路,但潮田到海洋的路隨平坦,但有點曲折。
2、從廣州出發(fā),到桂林全程約600公里,除懷集一段約30公里的省道外均為高速公路;從桂林市區(qū)出發(fā),在高速公路桂林東出口往古東瀑布景區(qū),右轉(zhuǎn)進入海洋鄉(xiāng),沿途均為柏油馬路,約1小時可達。通往北岱底、思安頭的道路崎嶇狹窄,路況極差,只能自駕車前往,最好是越野車。
大桐木灣村現(xiàn)存的古建筑種類齊全,風(fēng)格獨特,分布規(guī)整有序,包括民居、門樓、巷道、石板路、古井、石坊等文物古跡,能反映出當時歷史時期的典型風(fēng)貌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價值。
大桐木灣古民居通常有二至三進深,進與進之間有天井相隔,三開間。屋頂做成小青瓦坡頂,多采用硬山形式,外墻用青磚砌筑,內(nèi)為木結(jié)構(gòu),保存基本完整。
位于村中央的大門樓,是典型的民國初年建筑風(fēng)格,共上下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原為村里的私塾學(xué)堂,故又稱“狀元樓”。大門樓前有一小平地,中央皆用卵石鑲成八卦、大鯉魚等圖案,平地前端的古桂花樹和古銀杏樹下,有兩對雕有麒麟、蝙蝠、荷花、鳳凰的科舉石坊聳立其間,從石上的文字得知該兩對科舉石坊皆為該村咸豐年間舉人唐亨琦所立。
民居中保存較為完好且較大的一進是清同治十三年恩授國子監(jiān)太學(xué)生、光緒四年加授恩貢生一員唐亨琦的祖屋,其建于乾隆晚期,為三進三天井結(jié)構(gòu),內(nèi)先為大門堂,中為天井,天井兩側(cè)各有廂房,往里是住戶的堂屋,兩側(cè)各有耳房,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大門堂、堂屋、耳房的窗欞上大多鏤空雕刻有各種傳統(tǒng)的花草蟲魚飾畫,雕造物生動活潑,刀工純熟精細。
其它民居進與進之間排列講究、規(guī)整,從大門樓進來,各進的通道皆由青石板鋪就,四段通道的閘口均設(shè)有厚重的木門,門上皆掛有牌匾及燈籠,尤顯氣派與森嚴。古民居內(nèi)隔扇、神龕、供桌、匾、椅、床、衣柜、書桌、書柜、石磨、石缸、石花缽等,雕花玲瓏剔透,各式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