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山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東南方的古竹鄉(xiāng)境內(nèi),與南靖、平和接壤,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歷史名山,也是一座馳名八閩大地的佛教勝地。南華山位于閩西永定區(qū)東南方的古竹境內(nèi),與南靖、平和接壤,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歷史名山,也是一座馳名八閩大地的佛教勝地。
南華山景色怡人,山巒疊秀,從山腳過小溪沿一卵石板幽徑蜿蜒而上,兩邊樹陰蔽日,芷蘭叢生,小徑有二、三里,一千余階。幾個谷回路轉(zhuǎn),便入山腰,南華山寺映入眼前,寺廟巍峨險峻,浮云纏繞,色彩艷麗,雍容華貴,循寺廟而上,山景更似仙境,其景著名有九處:“蝙蝠掛壁”、“峭壁古詩”、“寶殿雄姿”、“仙塔遠眺”、“清泉溢香”、“池塘魚躍”、“竹影婆娑”、“林海聽濤”、“筆峰挺秀”。
南華山景醉人,佛緣悠長。據(jù)傳唐宋年間,有一僧人行腳至此,見此景觀優(yōu)美,氣勢非凡,寶氣氤氳,山林深幽并有靈光閃爍,便鑿孔架梁,依山而建大雄寶殿、彌勒佛寶殿、明星塔、九仙塔;另鑿古井一處,取名“長生井”,井旁栽有許多仙桃,樹下是眾仙-之所。至明清時期,南華山寺香火甚旺,盛名遠揚,八方信徒慕名而來,絡繹不絕,曾有一時期成為永定乃至閩西南的佛教重要聯(lián)絡中心,被譽為“東南第一寺”。時寺廟規(guī)模宏大,又精雕細鑿,令人嘆為觀止。只可惜在文革時期,破“四舊”時遭受厄運,寺中的許多石雕、木刻不是毀于一時,就是流落民間。至今只遺有一木刻,上刻有“是佛功臣”四字,是時任永定知事蘇大人贈予大和尚機南禪師的。另還存有五座舍利塔。
上世紀七十年代文革結(jié)束后,蘇明英和黃生招兩位法師不忍南華山寺就此湮滅,著手重建.后再經(jīng)過蘇寧住持的艱辛操持,在八方信客、海外僑胞的熱心支持下,南華山寺已修葺一新。在原址上現(xiàn)建大雄寶殿一座,兩邊各有進香房,有九仙塔和明星塔,有一座僧房和土地公公廟,重建了壁下魚池和放生池,重現(xiàn)塔后的石壁題詞?,F(xiàn)又修了幾條石砌的林蔭小道,直通山頂?shù)摹巴π惴濉?。那是南華山的最高峰,建有觀光木臺。山為絕頂我為秀峰,無限風光盡在眼中。登上木臺,東可看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王“承啟樓”的系列土樓群;西與東華山遙遙相望;南面和北面又分別與東福山 、響石洞廝守相看。
近年又從山寺修了一水泥路直通山腳,與土樓連成一體??从蓝ㄍ翗?,游南華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