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魂記》,中國唐代傳奇小說。共一卷。作者陳玄祐。本篇以離奇怪誕的情節(jié),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頌了他們反抗封建禮教的斗爭,具有典型意義。
《離魂記》收入《太平廣記》358卷,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也收入此篇。作者陳玄祐,代宗大歷時人,生平事跡不詳。
本篇以離奇怪誕的情節(jié),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頌了他們反抗封建禮教的斗爭,具有典型意義。篇末寫到倩娘的離魂與肉體相合時,巧妙綴上“其衣裳皆重”這樣一個細節(jié),給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覺。離魂以求愛情婚姻故事,始見于南朝劉義慶《幽明錄·龐阿》。唐代頗有敷衍為傳奇作品的,《太平廣記》另收有《靈怪錄·鄭生》、《獨異記·韋隱》,都敘述唐人離魂故事,但描寫較本篇更為簡略。元代鄭光祖(鄭德輝)《迷青瑣倩女離魂》雜劇,即根據(jù)本篇故事演繹而成。
作者陳玄祐,代宗大歷時人,生平事跡不詳?!峨x魂記》寫張倩娘與表兄王宙從小相愛,倩娘父張鎰也常說將來當以倩娘嫁王宙。但二人成年后,張鎰竟以倩娘另許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長安,與倩娘訣別。不料倩娘半夜追來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本篇以離奇怪誕的情節(jié),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頌了他們反抗封建禮教的斗爭,具有典型意義。篇末寫到倩娘的離魂與肉體相合時,巧妙綴上“其衣裳皆重”這樣一個細節(jié),給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覺。離魂以求愛情婚姻故事,始見于南朝劉義慶《幽明錄·龐阿》。唐代頗有敷衍為傳奇作品的,《太平廣記》另收有《靈怪錄·鄭生》、《獨異記·韋隱》都敘述唐人離魂故事,但描寫較本篇更為簡略。元代鄭光祖《倩女離魂》雜劇,即根據(jù)本篇故事演繹。
本篇故事出于虛構。生在封建社會里的青年男女,渴望獲得婚姻自主,作者運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這對青年男女,使這種愿望得到滿足;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青年男女迫切追求的愿望,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它贊同這對青年不服從封建禮教的規(guī)定,具有反抗封建道德的作用。不過作者沒有通過這對青年對封建家長的斗爭來爭取婚姻自主,這也說明當時封建禮教壓力的巨大;作者受著時代的局限,還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與封建禮教的代表者作正面斗爭的人物。
本篇著墨不多,設想奇幻,情節(jié)曲折,擺脫了一般愛情小說的陳套,極富浪漫的色彩。創(chuàng)作時期雖然在大歷以后,但在遣詞敷色方面,并不那樣秾麗,而意境的翻新,在唐人小說中卻是獨具一格。作者把倩女的人物形象塑造成為一個甘愿作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和其他作品里所塑造的形象相比,又有所不同,正表現(xiàn)出作者精奇的匠心,頗能增強感人的力量,更加激發(f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