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屬紅豆杉科(Taxaceae)榧屬(Torreya),又稱榧樹、細榧、玉榧、榧子等,為榧樹種的優(yōu)良品種,中國原產樹種,主要生長在中國長江以南的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江蘇、貴州、湖南等省,是世界稀有經(jīng)濟樹種,它集果用、藥用、油用、材用為以一體。
玉山香榧外形長卵形,黃綠色,果頂具喙,外被果粉,大小較均勻,味清香。種殼薄,淡褐色,橄欖形,頂端尖,末端細長,與假種皮易分離。種仁飽滿,淡黃色,富含油脂。
玉山香榧內在品質檢測指標:蛋白質≥12%,亞麻酸≥0.3%,亞油酸≥35%。
玉山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4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31小時。玉山整個地形為“五山、四丘、一平原”,玉山常態(tài)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即山區(qū)面積占49%,丘陵占41%,平原占10%,河谷平原為主要的農業(yè)區(qū)。土壤以紅壤為主,耕作層較厚,土質疏松、通透,有機質含量高,速效鉀豐富,pH值5.5以上。境內河流主要屬信江水系,8條主干河流總長385.25公里,流域面積1600.2平方公里。如此優(yōu)越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合玉山香榧的生長。
2012年,江西省玉山縣古樹名木摸底調查中,玉山縣懷玉鄉(xiāng)洋塘村存世一株近千年古榧樹。據(jù)傳,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春,蘇東坡送子蘇邁赴德興上任,路過玉德古道懷玉山洋塘處,偶得玉榧果,后用此果款待賓朋,贊不絕口,有感而發(fā),作《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寫下了“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榧實篇”中記載:“信州玉山縣者為佳”,到了南宋,玉山的香榧已入皇室貢品之列。
東陽市是香榧盛產地之一。
2017年,玉山縣香榧保護規(guī)模350公頃,年產量980噸。
2018年,據(jù)東陽市林業(yè)局調查,該市擁有香榧基地8.4萬畝,年產值達1.5億元。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玉山香榧”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玉山香榧的地理標志保護的區(qū)域范圍為上饒市玉山縣所轄懷玉鄉(xiāng)的洋塘村、下塘鄉(xiāng)的均鄭村和石塘村、紫湖鎮(zhèn)的土城村、雙明鎮(zhèn)的陶源村共計5個村。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7°51′13″-118°25′38″,北緯28°30′48″-28°56′15″。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表土層大于30厘米、通透性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地塊。
(2)品種選擇:選擇當?shù)亍坝裆较汩肌逼贩N作為嫁接穗,利用普通的香榧種苗做砧木。
(3)生產管理:為保證玉山香榧的品質特色,應重點加強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
①嫁接育苗:一是及時除萌,二是搭支架保護嫁接苗,三是摘頂整形,四是注意中耕除草和水肥管理。
②移栽:香榧苗要帶土移栽,以保證成活。香榧園的上風口要間種雄榧株3—5株配雌榧株100株,栽后要及時遮蔭,提高成活率。
③病蟲害防治:在5月下旬易發(fā)細菌性病害導致落果,具體防治措施:深翻,用生石灰、硫酸銅溶液消毒,停止套種易感染作物。
④采收:玉山香榧一般在白露前后(9月上、中旬)采收,當香榧假種皮出現(xiàn)1/3果實的種皮由青轉黃、有少量榧蒲開裂時采收為好,采收方法用手工單粒采摘法或自然脫落法。
⑤后熟處理。用二次堆漚法后熟。第一次為脫核堆漚:將榧果堆放室內,堆高30厘米—40厘米,經(jīng)5—7天后,剝去假種皮成“毛榧子”;第二次為種子后熟脫澀:將毛榧子繼續(xù)堆漚,堆高約30厘米,上覆假種皮保濕,經(jīng)半個月以后,內種衣由紅轉黑,即后熟完成,選擇晴天洗凈曬干(含水量15%—20%)加工,或在陰涼通風處貯存。毛榧子堆放時間最遲不超過11月下旬。
⑥加工及包裝:香榧去雜,分級挑選;待炒制機加熱到一定溫度后,一般按香榧50千克,粗鹽50千克的比例,把適量的粗鹽放入機器滾筒內,合上順開關使?jié)L筒旋轉,將食鹽加熱至100—200℃;把香榧原料加入滾筒,用猛火炒20—30分鐘(根據(jù)香榧干燥程度和香榧原料多少而定),剝開榧殼種仁兩頭微黃,質地由軟變硬,種衣開始脫落,此時使用倒開關放出香榧;用篩分離香榧和粗鹽,把過篩后的香榧裝袋;將裝袋的香榧浸入準備好的5%鹽水桶里,浸泡20—30分鐘,然后取出瀝干水份并充分攤干;把攤干的香榧放入滾筒進行第2次炒制。仍用猛火炒35—40分鐘,至剝開榧殼,用手輕輕一抹內種衣,內種衣容易脫落,種仁呈米黃色,迅速把香榧從滾筒內倒出進行晾攤;把冷卻后的香榧用食品袋包裝密封,貯藏于干燥處,方便以后分裝、分盒、密封、貼上標簽出售。
(4)生產記錄:對生產的全過程做好記錄并保存3年,以備查閱。
玉山香榧生產過程嚴格按照LY/T 1940-2011 果用香榧栽培技術規(guī)程進行。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①產經(jīng)營的玉山香榧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范圍;
②已取得玉山香榧生產經(jīng)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質量技術規(guī)范組織開展生產經(jīng)營活動;
④具有玉山香榧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開發(fā)經(jīng)營能力。
使用玉山香榧農產品地理標志,應當按照生產經(jīng)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字使用協(xié)議,在協(xié)議中載明使用數(shù)量、范圍和相關責任義務。
(2)玉山香榧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玉山香榧地理標志(玉山香榧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玉山香榧地理標志,進行產品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玉山香榧地理標志使用人應當履行的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jiān)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玉山香榧地理標志。
(4)玉山香榧地理標志生產經(jīng)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志持有人和標志使用人對玉山香榧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偽造、冒用玉山香榧地理標志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玉山香榧地理標志進行社會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