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溝大橋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地處果子溝與將軍溝交匯處、新疆北天山西部的果子溝風景區(qū)內(nèi),其橋面距谷底約180米;大橋北起蒙瓊庫勒,上跨果子溝峽谷,南至將軍溝隧道,途經(jīng)該橋線路為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30)。
果子溝大橋分別由主橋、主橋、兩座橋塔、斜拉索、引橋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設計特點
總體
①果子溝大橋采用雙塔雙索面鋼桁梁斜拉橋方案。
②主梁在邊墩頂及主塔橫梁頂處設置縱向活動、豎向剛性的球形支座,對主梁提供豎向約束;在主塔處各設四個橫向抗風支座,分別布設在主桁上、下弦桿與塔柱之間;縱向采用液壓阻尼器裝置,主梁每片主桁于邊墩及主塔橫梁處各設置一組液壓阻尼器。
主梁
①大橋采用鋼桁加勁梁,鋼桁梁由主桁、橫梁、上、下平聯(lián)、橫向連接系及橋面系組成,主桁為N形桁架,兩片主桁,采用焊接整體節(jié)點;
②主桁上下弦桿采用箱形截面,每側(cè)豎板各設置一道板式加勁肋。主桁斜桿及豎桿均采用H形截面。兩桁之間設置縱向水平桁架(上、下平聯(lián))和橫向聯(lián)結(jié)系形成穩(wěn)定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上、下平縱聯(lián)采用雙交叉形,桿件采用焊接“工”形截面。
③橋面系由縱、橫梁及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組成,鋼筋混凝土橋面板支承于縱、橫梁上,為單向板設計,橫梁與橫向連接系組成桁架式橫梁,縱梁也采用“工”形截面;混凝土橋面板采用預制橋面板。
④主桁結(jié)構(gòu)采用Q370q-E鋼材、鋼橋面系、平面聯(lián)結(jié)系、橫向聯(lián)結(jié)系等部位的鋼材采用Q345q-E鋼,輔助結(jié)構(gòu)采用Q235-B級鋼。
橋塔
1、2號主塔均為階梯形鋼筋混凝土框架/2構(gòu),塔柱采用單箱單室截面,采用C50混凝土,階梯形主塔共分上、中、下三大節(jié)段,主塔基礎鉆孔樁,承臺為啞鈴形,承臺頂設塔座。
斜拉索
斜拉索采用雙索面平面扇形布置,為低松弛鍍鋅平行鋼絲束拉索體系,索體采用雙層HDPE防護;兩端采用冷鑄鐓頭錨具,梁端為固定端,塔上為張拉端。斜拉索減振采用內(nèi)置橡膠減振塊及PE外面表面設置防風雨振螺旋線,同時設置體外減振器。
果子溝大橋線路全長4.4千米,大橋全長700米,采用(170+360+170)米跨徑布置,其中主跨360米,梁上索距12米,塔上索距2.1米,橋面全寬26.93米。上層塔架高133.5米,中塔柱高38米,下塔柱Z1、Z2號塔分別為38米、44米,Z1號塔全高209.5米,Z2號塔全高215.5米;塔柱順橋向?qū)?米,橫橋向中二橫梁以上部分寬4米,以下部分寬4.5米,中層塔墩順橋向?qū)?米,橫橋向?qū)?.5米,下層塔墩順橋向?qū)?米,橫橋向?qū)?.5米,上橫梁高4米,其他橫梁高4.5米;Z1、Z2號主塔基礎均設24根直徑2.5米的鉆孔樁,樁長分別為30米、55米,樁中心間距6.4米,平面尺寸為(49.1×23.2)米,承臺厚5.5米,塔座厚2米。斜拉索鋼絲束直徑為7毫米,鋼絲抗拉強度標準值為1670兆帕。
果子溝大橋為中國國內(nèi)首座大跨度公路鋼桁梁斜拉橋,它集新技術、新結(jié)構(gòu)、新工藝、新設備“四新”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設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同時該橋建設為中國山區(qū)特大型橋梁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成的大橋與果子溝的美景渾然一體,為果子溝國家級風景區(qū)再添一道美麗風景線。(《公路》評)
2005年8月16日,中國人民共和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同意賽里木湖—果子溝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405)的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并作出批復,其中包括果子溝大橋。
2006年8月16日,果子溝大橋動工興建,大橋舉行開工典禮。
2007年6月24日,果子溝大橋完成1號主塔的第一個樁基的澆筑工作;8月22日,果子溝大橋進行承臺澆筑工作。
2009年6月30日,果子溝大橋完成主塔封頂工程。
2010年8月28日,果子溝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
2011年9月18人,果子溝大橋完成橋面瀝青鋪設工作;9月30日,果子溝大橋通車運營。
2012年8月30日,果子溝大橋通過竣工驗收工作。
2016年7月29日,果子溝大橋完成荷載試驗。
2017年7月28日,果子溝大橋進行橋梁靜、動載試驗工作。
2018年9月11日,果子溝大橋進行路面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