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不但是一條經濟貿易的“南方走廊”,同時也是歷代朝廷用來向云南西部邊疆地方政權傳遞緊急公文的重要驛道,沿路曾設置有眾多的驛站。由于驛使傳遞公文的時間非常緊迫,那些駐守驛站并負責接待吃喝的地方官員,便在實踐中創(chuàng)出了一道既能夠讓那些趕路的官員驛使以及商賈馬幫吃得稱心如意,又能做到燒制起來快捷省時的地方名菜——黃燜雞。永平黃燜雞剛在古道驛站的餐桌上出現(xiàn),便以其色鮮味佳,香氣撲鼻,油而不膩,味道獨特,烹制快捷而受到官員驛使和商賈旅人的交口贊譽。并且迅速隨著古道的走向而逐步普及,最終成為博南古道沿線的眾多馬店驛站用來招待過往客商和官員驛使的首選名菜。
永平黃燜雞是采用永平山區(qū)土仔雞,選用優(yōu)質純菜籽油、花椒、草果、大蒜、干辣椒、生姜、八角、蔥花等十幾種配料,輔以食鹽、味精、醬油等調味料,采用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烹飪技術相結合而獨創(chuàng)的地方風味特色食品。通過一千多年的豐富和發(fā)展,隨著烹調技藝的不斷改進,“永平黃燜雞”已經發(fā)展成為具有濃郁的永平地方民族風味的特色菜肴而廣受眾多食客的青睞。山區(qū)養(yǎng)雞方便,放養(yǎng)就可以;吃起來也方便,麻利的店家,只十分鐘,就可以把一只飛奔的小公雞(仔雞)收拾成一盆黃香的燜雞,咬口嫩,嚼頭勁。
永平黃燜雞,是當?shù)氐囊坏捞厣穗?,也是當?shù)乩习傩照写腿说募央?。“黃燜雞”的制作方法簡單,但是要把它做好,就不太容易了。1、黃燜雞采用當?shù)貎?yōu)質土仔雞,宰殺好洗凈,剁成2厘米大小的方塊;2、然后將干辣椒去把、除籽,切成長節(jié)。3、注入鍋內的香油量要適中,將油燒熱,把花椒、姜、干辣椒放入鍋中炸成黑色,投入仔雞塊,加入適量的醬油、蔥、蒜等,翻炒幾下,蓋上鍋蓋,然后等待雞肉水分干而發(fā)黃,再翻炒兩次即可裝入盤中食用。4、炒燜雞塊一定要掌握火候,只有用旺盛的火炒燜出來的才不會失去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