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部多有城市盛產(chǎn)涼皮,但大都是涼拌而食。把涼皮裹著吃的,是河南濮陽人;當然,寧夏的大武口卷涼皮也與河南濮陽人創(chuàng)意的裹涼皮異曲同工,河南濮陽裹涼皮也有了它鄉(xiāng)的好姐妹
河南濮陽有著中華帝都.華夏龍都之美譽,公元前629年,衛(wèi)成公遷都楚丘(今河南濮陽),楚丘一度成為衛(wèi)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城邑商旅不絕,相當繁華。思想的活躍,精神的解放,文化的發(fā)展,宮廷樂師于“桑間濮上”創(chuàng)造的樂曲“鄭衛(wèi)之音”,風靡華夏。
如今,河南濮陽人創(chuàng)意的裹涼皮,也許是得益于精神的解放的結果吧。
在河南濮陽,一年四季都有人吃涼皮,但吃涼皮的最佳時間還是夏季。筋道的涼皮配上酸爽冰涼的湯汁、香辣的辣椒油、香甜的芝麻醬,就能驅趕夏季的燥熱煩悶。相傳有人因為不能吃涼,就買來涼皮自己在家卷著吃,后來被人看見了,紛紛詢問,裹涼皮也就漸漸流行起來。
經(jīng)過多年的加工,裹涼皮已經(jīng)不是單單把涼皮卷起來了事。裹涼皮最重要的一種原料是碎花生,把花生炸熟,碾碎,加入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方可使用。合格的碎花生要脆,要碎,要香,要有味。做裹涼皮不僅有獨特的配料,裹涼皮用的原料―――涼皮也經(jīng)過了再三的改良,才能把各種材料包裹在內。
裹涼皮要的就是一個巧字,一個裹好的涼皮要面皮剔透,能隱約看見所裹之物;面皮還要完整,不能破開,不能漏灑湯汁;黃瓜絲、涼面、面筋、牛筋面、碎花生等物要涂抹均勻,味道調制得當,咬下去咸淡一致。這樣的涼皮才好吃,也才算合格。
對于很多在外鄉(xiāng)求學或工作的河南濮陽人來講,回到家鄉(xiāng)河南的時候,總是想去街上吃一個涼爽可口的裹涼皮。用他們的話說,“這才是正宗的河南涼皮”,“別的地方的都沒這個味兒”。
裹涼皮不僅是河南濮陽人心心念念的一道美食,很多外地人來到河南濮陽,在吃過裹涼皮后也很難再忘記這個味道,“很香、很辣、很過癮!”
裹涼皮成為河南省濮陽的符號;一張小小的裹涼皮,讓在外的游子提起家鄉(xiāng)河南時多了一些談資、幾許回味、種種念想。家鄉(xiāng)河南的味道就是裹涼皮的味道,對家鄉(xiāng)河南的思念具體成了對裹涼皮的思念
裹涼皮的緣起于當?shù)氐暮幽鲜〉谝槐髦圃旃S,屬于國營企業(yè)。上世紀90年代初,工廠因國家政策由青海省湟中縣整體搬遷至河南省濮陽市,除了搬來的機械設備,隨同來的還有一批青海籍的工人。后來,一機廠破產(chǎn),一些工人選擇了回去,更多的是選擇留在河南濮陽。留下的人將青海特有的釀皮當做維持生計的買賣,將做好的釀皮用車拉著沿街叫賣。據(jù)一機廠的老人講,最多的時候,每天出去的車子有上百輛;
河南濮陽涼皮和陜西涼皮、西安涼皮等最大的不同是河南省濮陽的涼皮既可以切成片涼調拌著吃,亦可以整張裹著吃,而其他地區(qū)的吃法只有拌著吃。在河南濮陽各地都分布著不計其數(shù)的涼皮店,學校周圍、鬧市區(qū)、小吃街等等都有大大小小的涼皮店,學生放學、上班族下班后,只要是吃飯的時間涼皮店內都可以看到擁擠的人群。更有甚者,有些在外地上學打工的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吃一下家鄉(xiāng)河南的涼皮,可想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