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燴菜是河南省洛陽市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屬于豫菜,其做法簡單,材料普通,以丸子、扁垛、蘑菇、粉條、五花肉片等為原料。其實(shí)這道菜最初的名字不叫雜燴菜,而是叫做“炸檜菜”。相傳南宋時期,民間百姓出于對奸相秦檜的憤恨,將所吃熬菜中的丸子當(dāng)做是秦檜的頭,油炸豆腐是秦檜的肉,粉條是秦檜的腸子。后來,因?yàn)檫@道菜是將各種雜七雜八的菜燴在一起做成的,所以,人們就將它叫做雜燴菜了。
洛陽人遇到逢年過節(jié)或是家中來客,總愛做一大鍋雜燴菜來招待客人。雜燴菜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蔥、香菜以及其他調(diào)料熬成一大鍋。吃時一人一碗,或配蒸饃,或配白米飯,既簡單方便,又經(jīng)濟(jì)實(shí)惠,這種就餐形式在豫西一帶由來已久。
大燴菜也可以叫做燴什錦菜,也叫雜燴,是用多種原料燴在一起制作而成的美味,具有多味混合,醇香不膩,咸鮮可口的特點(diǎn)。
五花肉刮凈外皮油污,洗凈,取2/3放水中煮至斷生,撈出切片;白菜洗凈,切片;老豆腐切厚片;海帶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切絲;粉條用溫水泡軟;蔥切段;姜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末。
1/3的五花肉切成條,加鹽、醬油腌漬10分鐘,用雞蛋、淀粉掛糊,溫油炸成金黃色的小酥肉。
肉末加姜末、雞蛋、淀粉、鹽、料酒、醬油拌勻,炸成小丸子。
鍋中加色拉油、蔥、姜炒出香味,將五花肉下入煸炒至出油,放醬油炒上色,加料酒、高湯、鹽、八角,大火燒沸,轉(zhuǎn)小火燉20分鐘。
將小酥肉、丸子、海帶下鍋繼續(xù)燉15分鐘,放入白菜、豆腐、粉條,再燴5分鐘,加味精調(diào)好口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