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鄭國有一個人想買一雙鞋,就在家里把自己腳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來到了集市上賣鞋的店鋪里,看好了一雙鞋,正準備買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里忘了帶來了,就說忘了帶尺寸,回家拿來尺寸再買,所以就往回走,但集市已經(jīng)關(guān)門。旁邊的人問他,你給自己買鞋,為什么不直接試試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干啥?鄭國的那人就說,我寧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適,腳卻不一定準確。
鄭人買履:原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現(xiàn)比喻做事死板,不會變通的人。
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生搬硬套、死板教條、刻舟求劍、墨守成規(guī)、冥頑不靈、膠柱鼓瑟、因循守舊。
反義詞:達權(quán)通變、靈機應(yīng)變、隨機應(yīng)變。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待事物要會靈活變通、隨機應(yīng)變,不能墨守成規(guī),死守教條,要注重客觀事實,為人處事要從實際出發(fā)。這個鄭國人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笑柄?,F(xiàn)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只懂死守教條而不懂變通,類似這樣的人的確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fā),不從實際出發(fā)。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容易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