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秀芽是針形名茶,屬于綠茶類。產于重慶市永川區(qū),主要包括永川區(qū)云霧山、陰山、巴岳山、箕山、黃瓜山五大山脈的茶區(qū)。由重慶市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產,1964年經國內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
其加工工藝于2004年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加工工藝主要包括:攤青、殺青、揉捻、抖水、做條,烘干五道工序。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5種礦物質,具有促進血鈉排除、防止蛀牙的功效、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永川秀芽在國際國內名優(yōu)茶評比中獲獎50余次。
重慶市永川區(qū)。
永川秀芽條索緊直細秀,翠綠鮮潤;內質湯清碧綠,香氣鮮嫩濃郁,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綠明亮。
產地分布
永川秀芽種植地域范圍包括:永川區(qū)云霧山、陰山、巴岳山、箕山、黃瓜山五大山脈的茶區(qū)。主要分布在永川5個主要產茶鄉(xiāng)鎮(zhèn):茶山竹海辦事處、大安鎮(zhèn)、何埂鎮(zhèn)、永榮鎮(zhèn)、三教鎮(zhèn),這5個鄉(xiāng)鎮(zhèn)占總產量的85%。
生長環(huán)境
永川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溫早,夏季氣溫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相對濕度80%左右,無霜期達320天,土壤pH值在4.5~6.5(微酸性),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由于永川區(qū)茶園所處的海拔一般在300--500m,且氣候條件較好,適宜永川區(qū)栽培的大、中、小葉種多品種共存,為永川秀芽的拼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手采法是我國傳統(tǒng)的采摘法,各地方法很多,常因永川秀芽樹齡、樹勢和茶類對鮮葉原料嫩度要求不同而不同。手采漢的特點是:采摘精細,批次多,采期長,產量高,質量好。
1、打頂采摘法亦稱打頭采摘法。是俟新梢展葉5-6片葉子以上或俟新梢即將停止生長時,采去一芽二、三葉,留下基部三、四片以上大葉。一般每輪新梢采摘一、二次。采摘要領是采高養(yǎng)低,采頂留側,以促進分枝,培養(yǎng)樹冠。這是一種以養(yǎng)為主的采摘方法,一般宜在一、二足齡永川秀芽和更新復壯永川秀芽(更新后一、二年)上采用。
2、留葉采摘法也稱留大葉采摘法。是當新梢長到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時,采去一芽二、三葉,留下基部一片或二片大葉。留葉采摘法常因留葉數量和留葉季節(jié)的不同而又分為留一葉采摘漢和留二葉采摘法等多種。這種采摘方法的特點是:既注意采摘,也注意養(yǎng)樹,采養(yǎng)結合,一般視、樹勢狀況而分別掌握運用。
3、留魚葉采摘法也稱留奶葉采摘法。是當新梢長到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時,采下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只把魚葉留在樹上。這是一種以采為主的采摘法。
傳統(tǒng)工藝
永川秀芽以早春1芽1葉初展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新鮮,潔凈。經攤青、殺青、揉捻、抖水、做條,烘干五道工序精細加工而成。
殺青在鍋中進行,要求殺勻殺透。揉捻用雙手滾球揉,要求茶條緊卷。抖水相當于炒青綠茶的二青工序。永川秀芽緊直細秀外形的形成,主要在“做條”工序。做條在鍋中進行,鍋溫為60~70℃,先用手把茶條在鍋內理直,然后兩手掌心相對,輕輕搓動茶團,期間茶條不斷從指縫間落入鍋內,這樣反復搓動,達八成干時,微升鍋溫,以提高茶香和顯露毫峰。出鍋后,經過烘焙至含水量6%時,下烘攤涼貯藏。
加工工藝
針對永川秀芽葉型長大,原料中所含茶多酚較多,葉綠素含量偏低等弱點,研制出了“鮮葉適度攤放,殺青中度偏嫩;初干以烘代炒;輕揉與靈巧相結合。足火則薄攤、文火漫烘的綜合工藝技術。
①適度攤青—提高香味鮮醇度的工藝
原料付制前,先以20mm厚度薄攤在潔凈的竹簸內,置放在空氣流通的室內,攤放約6小時。經過適度攤放的原料,鮮葉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得到增加,而茶多酚中苦澀味強的酷型兒茶素部分水解轉化成苦澀味弱的非醋型兒茶素,這樣既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又提高了鮮純度.克服了原料內存成分的不早。
②中度偏嫩的殺青—奠定品質的基礎工藝
永川秀芽原料十分幼嫩,含水量相對較高,酶活性又強。為使殺青葉溫度迅速上升到70℃以上,抑制酶的氧化活性,下鍋葉量在250克,溫度(160~l80C)為宜,在葉少、高溫的條件下,加上殺青方法得當,4~5分鐘就能達到殺勻殺透的目的,時間延長,水分雖然可多散失些,品質卻下降了。經反復試驗,殺青程度可甲簡便實用的鮮葉減重率來掌握,在正常天氣狀況下,減重率在30左右適宜。
③二青改炒為烘—提高茶葉色澤的工藝
鍋內炒二青時,因葉內含水量高(含水率在60%左右),容易粘鍋產生焦糊和色澤變暗。烘二青不僅克服了這一缺點,而且滋味、湯色和干茶色澤及化學成分均比炒二青的高。這是由于烘二青的濕熱環(huán)境對上述成分的轉化和不被破壞要有利得多,干茶色澤也翠綠光潤。烘二青茶胚水分散失均衡,茶條干濕程度較一致,又不會因溫度高而起爆點。
④分段造形—形成針狀形茶條的關鍵工藝
川茶中型品種有芽葉長大的不利因素,可根據茶胚含水量多少,造形對溫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分段造形方法。二青前及二青后的初揉和復揉,是將不成形的茶葉嫩梢揉成條,這時,茶葉含水量高(分別在60%和40%左右)、芽葉柔嫩,宜用低溫輕揉造形,以茶汁揉出,茶葉成條為度。當茶胚含水率降低后,即由40%漸漸降至12%時,由于茶條逐漸變卜,增加了硬度和脆性,可用調整鍋內溫度(由70℃漸漸降至60C)的辦法,使茶條變軟,再用理條裹條和搓條的三種手法趁熱在鍋內交替做形,直至將茶條理直、裹緊搓成針狀形,即可起鍋烘焙。
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5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蓭椭w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
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鈣的利用。因不溶于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茶具要求
要求茶具潔凈,通常用透明度非常好的玻璃杯(壺)、瓷杯或茶碗沖泡,以便于襯托翠綠的茶湯中的永川秀芽。其中尤以玻璃杯為佳。
水溫要求
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為適宜。因為優(yōu)質的永川秀芽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fā)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茶與水的比例要求
茶與水的比例一定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至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至60毫升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
泡茶技巧
永川秀芽適合采用A1B3C3(桶裝水,90℃(沸水),5min)和A2B3C1(純凈水,900C(沸水)3min)沖泡,其感官品質最佳,采用自來水沖泡茶葉,使用前宜進行必要前處理,以避免異味的產生。
永川秀芽地理標志是永川區(qū)特有的自然資源和公共資源,在國際國內名優(yōu)茶評比中獲獎50余次。
永川秀芽,茶樣在香港舉辦的第六屆國際名茶評比中,被世界茶聯(lián)合會、香港茶道協(xié)會、第六屆國際名茶評比委員會評為優(yōu)質獎。
2011年,國家商標局作出裁定:“永川秀芽”商標予以核準注冊。3月,國家商標局終于向永川區(qū)茶葉協(xié)會頒發(fā)了“永川秀芽”地理商標注冊證。
2019年11月,永川秀芽上榜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
2020年2月26日,重慶市永川區(qū)永川秀芽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
“永川秀芽”針形名茶,由原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重慶市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產,曾得到朱德委員長的贊揚,1964年經國內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歷經研制、定型和提高三個階段,科技人員通過雜交育種,選育出國家級永川秀芽良種10個、省級永川秀芽良種4個。利用良種優(yōu)勢,研制、開發(fā)了20余只名優(yōu)茶產品。其加工工藝于2004年獲國家發(fā)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