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景色,四季各異。春天,草木蔥郁欲滴,蘭草花香四溢,紫云纏峰繞岫;夏天,百花爭艷,赤、橙、黃、綠、青、藍、紫,漫山遍野,芬芳異彩;秋天,楓樹、木梓葉紅似火,間雜于青松翠柏之間,呈現(xiàn)出“萬綠叢中點點紅”的詩情畫意;冬天,雪白松青,林濤陣陣,更顯其巍峨挺拔之姿。
五岳山自然景點甚多,蔚為奇觀。其主要景觀有:
永宗寺
永宗寺位于大悟縣豐店鎮(zhèn)東北三公里處,在五岳山的東段——蓬花山上,付堂村境內,與宣化店鎮(zhèn)旦莊村接壤。兩米寬、四米高的石墻鑲嵌在蓬花山的山嶺上,似南傾的半月形,現(xiàn)仍可見殘存斷墻。圍地面積八百余畝,古樹參天,有胸圍超過四米以上的檀樹、栗樹、樟樹、榆樹等近百棵,四季云霧繚繞,春秋時節(jié),遠處只聞鐘聲不見廟宇。院內龍井泉水似寸管噴出到井旁池中?,F(xiàn)有建筑面積836平方米。環(huán)境優(yōu)美、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解放后,是大悟縣的風景保護區(qū)之一。
永宗寺,原名付家堂,據(jù)載,明朝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付思誠攜妻蔣氏從麻城遷移到此,開墾田地,落業(yè)居住,灣名付家灣,為求神仙保佑,在此建立祖廟,繼妣談氏生三子。傳說二子其惠在廟旁井中撿到一對金鴨子,能天天生金蛋,他用此資興建寺院三重,修神鑄像,公元1657年至塔兒灣拜僧為師,釋名懷秀,法號湛文。春秋二祭,僧俗同堂,為表敬宗不忘做人根本,故改名永宗寺。
蜜蜂崖
蜜蜂崖,絕壁千尺,下臨深谷,崖間野生蜂群如云,終年采花釀蜜,春夏秋三季花盛時,蜂房蜜汁外溢,順巖而瀉,形成“空中滴蜜”之奇觀。
迎日瀑
迎日瀑,因山中泉水穿過石洞,迎著太陽升起的東方飛瀉而得名。須晴日,正觀瀑布如玉帶飛掛,側觀瀑布如彩練揮舞,分外妖嬈。
三爪山
三爪山,三峰并立,形同三指,又似筆架,勢若插天,雨后初晴,紫氣環(huán)繞三峰,真乃人間仙境,引人人勝。
龍?zhí)稖?/p>
龍?zhí)稖?,三爪山下,有一長八、九華里的峽谷,兩旁懸崖陡壁掛滿枯藤,谷中怪石嶙峋。谷底有一巨石堵住溪流,形成瀑布,沖出一口深水潭,稱為龍?zhí)?,該峽谷便稱“龍?zhí)稖稀薄?jù)說,龍?zhí)锻|海,潭中有龍。相傳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帳下金甲將軍的小兒子,在潭邊玩耍時,被放牛伢擊傷,深夜金甲將軍前往姚畈街,請當?shù)孛t(yī)黃新階去診治,并以大盤珠寶作酬金。自此,每逢天陰下雨或太陽落山時,潭邊就會出現(xiàn)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潭水面上就會浮現(xiàn)一塊鮮艷精致的花手絹。但這姑娘再美你也不要看,手絹再好也不要撿,否則就要與神怪為伍了。
五岳山山頂,往日宏大的廟宇群落,幾近毀敗。殘存的五尊石像,訴說著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位神仙聚會于此的佛家神話。五岳山的山名,亦由此而來。五岳山東側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剎永宗寺,深藏在百年參天古林中,一棵600年的紫微樹和上百年的老靈芝,見證了古廟古樹的久遠歲月。
五岳山的龍?zhí)稖铣鐾恋奈髦芡砥?件編鐘,是中國出土最早的國家一級編鐘文物。
五岳山的自然資源豐富。山上灌木叢生,山腰、山腳松、杉成林,青茶、藥材遍山皆是,珍禽異獸繁衍其間。解放前,由于社會制度和生產力落后,自然資源難以利用,當?shù)厝藗兛嗖豢把裕鱾髦梆B(yǎng)女莫嫁五岳山,二十四道腳不干;虎豹橫行太陽少,大雨一場房屋倒;挑柴上街走一天,只能換回兩斤鹽;皰頸腳氣無人管,癩痢駝子灣灣見”的悲慘歌謠。
1958年,縣人民政府在此建起國營五岳山林場,使該山的森林資源得以較好的開發(fā)和利用。1974年,又在五岳山南麓婆婆石處截龍泉、佘河兩條溪流,筑成兩河口水庫;后又建成當時孝感地區(qū)唯一的一座兩級配套并網(wǎng)的水力發(fā)電站,使昔日的窮鄉(xiāng)僻壤變?yōu)榻癯蔫裁髦椤?/p>
如今,已開始在五岳山林場建五岳山風電場,總面積12.4平方公里,永久性用地2.5萬平方米。該工程總投資46692萬元,計劃2013年內全部建成并網(wǎng)發(fā)電,由中廣核湖北大悟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規(guī)劃總裝機容量49600KW,計劃安裝31臺單機容量1600KW的風力發(fā)電機組,同期建設一座110KV升壓站,預計年上網(wǎng)電量約為9627萬千瓦時。古老的五岳山要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加倍發(fā)光發(fā)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