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經(jīng)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決定同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20年11月,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共計陳列文物近6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14件,二級文物82件,三級文物558件。反映了生活在巴州范圍內(nèi)古代先民的生活習俗及生產(chǎn)狀況,尤以彩陶和毛織品最具地方文化特色。
陳列共分為四個展廳。其中第一展廳為察布乎溝口文化包括和靜縣察布乎溝口古墓葬和輪臺縣群巴克古墓葬出土文物專題陳列,以彩陶及銅器為主;第二、第三展廳為先秦至清代,以年代為序的有關地方史的出土文物陳列,主要有石器、銅器、鐵器、陶器、金銀器、骨角器、玉器、錢幣、刻石、文書、泥俑、毛織品、兵器及民族文物等;第四展廳為且末縣扎洪魯克古尸陳列,陳列了3000多年的3具古尸,以及墓葬出土的毛織品。
巴州博物館免費參觀時間為周二至周日10:00-18:00,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觀眾可憑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每人限領一票,依次排隊入館參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地址位于新疆庫爾勒市石化大道迎賓路口。
公交線路:1路、8路、9路、26路、28路、51路、66路、102路均可到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工程2007年在庫爾勒石化大道正式破土動工,是2007年巴州文化衛(wèi)生發(fā)展年確定的一項重點工程。該工程總占地面積39.41畝,建筑面積26500平方米,總投資6400萬元,框架結(jié)構,建筑高度51.35米。館舍建筑為磚混結(jié)構的普通樓房。共六層,博物館使用四、五層,共有面積約680平方米,其中展覽廳面積約340平方米。建筑層數(shù)十層:地下一層,為文物儲藏室;地上九層,一至八層分別為文化藝術品展廳、石油鉆探及鐵路建設歷史文化展廳、屯墾戍邊及核試驗展廳、東歸文化展廳、古樓蘭文化展廳、地域民俗文化展廳。
在建筑創(chuàng)作上,巴州博物館以樓蘭佛塔為設計主體,配以蒙古金剛舍利佛塔為建筑基底,隱喻該建筑在尋覓和沉思古老的樓蘭文化,千年的歷史文明將在這里再現(xiàn)。工程計劃于11月完成主體工程,確保2008年10月底以前完工并交付使用。
作為巴州文化衛(wèi)生發(fā)展年的標志性工程,巴州博物館工程的奠基,正式拉開了巴州文化衛(wèi)生發(fā)展年活動的帷幕。同時,巴州還將啟動建設巴州文化中心、圖書館、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力求通過文化設施建設,傳承歷史文明、體現(xiàn)時代特色、彰現(xiàn)城市魅力,真正將巴州獨具特色的多民族歷史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2018年9月,經(jīng)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決定同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20年11月27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