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幅畫是梵高到圣雷米之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致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yīng)。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dǎo)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
畫面被一片藍色占去了大半,淺如海藍,深似墨團——難以揣度的愁楚與痛苦的凝結(jié)。連花葉也綠中偏藍,緣情隨性的。那憂郁的藍色屬于他,伴著生命而來。構(gòu)圖上,鳶尾花的整體造型“內(nèi)傾”,與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應(yīng)。野菊的赭紅,與土壤色系相諧。赭紅與藍——一種躁動的情緒總在對話憂郁的述說。二者相接處,有一白色的鳶尾花,朵大,莖長,花蕊正對前方,成為畫面的亮點。只是在一片一簇中顯得突兀——特立獨行孤傲的身影,彷徨于躁動和憂郁而前方?jīng)]有路。這便是1889年5月間的梵.高,他將心魂留在了畫上。
《鳶尾花》是梵高于1889年5月完成的一幅作品,鳶尾花很平凡,同向日葵一樣。梵高畫她,是在期許生命的粲然。用心向花敘述衷腸,把血給予了花的根,把眼睛給了花的瓣,把自己也期許了花?!而S尾花》,是梵高靈魂的天堂鳥。
1892年,唐基(梵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價格,將這幅畫賣給了評論家奧克塔夫·米爾博。他是梵高作品最早的賞識者之一,這幅畫像和許多其他的梵高的畫一樣,在他死后不斷地買賣,1988年在拍賣會上,有人叫出了5300萬美元的天價。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價值”的認識及衡量。梵高就是梵高,他的畫,也對經(jīng)濟規(guī)律的現(xiàn)象作了詮釋。
因為在阿爾陷入困境,已然走投無路,梵高才決定來到圣雷米。新環(huán)境的新鮮,面醫(yī)生的樂觀和病友的合作,使梵高看上去和緩了很多。所以在這段時間創(chuàng)作出的《鳶尾花》,連點彩部分都沒有任何洶涌的運筆。比起后來因重新陷入對疾病的巨大恐懼,因而無法徹底地打開心扉,無法最大限度地去把握和利用張力而繪出的作品,無論是初來圣雷米,還籠罩在“割耳事件”陰影之下而創(chuàng)作的《星月夜》,還是在幽閉狀態(tài)之下畫出的《鳶尾花》,都是在圣雷米初期,梵高對繪畫的情感最真實而有意義的表達。
因為覺得梵高是在較以往相對平和的狀態(tài)下作畫的,所以直接地認為梵高其實當時是對以后的生活充滿希望的,于是捕捉出勃勃生機,借以表達內(nèi)心的舒緩和對所處環(huán)境的放松與滿足。
梵高,在他生活的哪個時代,他的作品很難被人們所接受。但他的畫,卻對后來西方20世紀的藝術(shù)有著深遠的、不可質(zhì)疑的影響。其中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xiàn)主義、20世紀初的抒情抽象主義作品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對自由的渴望與抒發(fā)內(nèi)心復(fù)雜的感情世界,和骨子里某種意識及把握再現(xiàn)畫風(fēng)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梵高不同于其他的畫家,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他所吸收和擷取的東方繪畫因素,林林種種的方方面面,畫家們都多多少少得到啟發(fā),繼而又各自形成了今天人們所見到的,具有各自不同見解的繪畫流派。這就是:后來世紀的人所認識的梵高。也許明天的新新人類,還有另類的說法。期許明天,期待歷史,還梵高一個真實的起點。
梵高是荷蘭畫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爾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患精神病而自殺身亡。他早年經(jīng)商,后來熱衷于宗教。
梵高的作品多采用點彩畫法,畫面色彩強烈,色調(diào)明亮。后來受到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fā),大膽的探索、自由地反悔內(nèi)心感情的風(fēng)格,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xiàn)力,追求畫面的平面感、裝飾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他的代表作《向日葵》《咖啡館夜市》等等。今天分析這些作品,很容易覺察到畫所包含的那深刻悲劇潛意識,還有梵高那強烈的個性主義和形式上很獨特的個人追求。梵高摒棄了一切后天習(xí)得的知識,漠視學(xué)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梵高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于其中,物我兩忘。梵高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
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梵高似乎也如同喜歡向日葵一樣喜歡畫這種植物,畫面中燦爛的藍紫色鳶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作者巧妙地將它那郁郁蔥蔥的粉綠色葉子作了低調(diào)的處理與遠處的花草一同襯托出了鳶尾花的生動與靈性;再有地上紅赤泥土的陪襯打破了畫面冷色的調(diào)子,使得色彩對比強烈且和諧,并富有律動,色調(diào)也極其明亮,這正好體現(xiàn)出他“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的口號,整幅畫面富有活力,洋溢著清新的氣息。
鳶尾花本是一種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賦予它精彩的形象與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這是一生浸在痛苦與無奈中度過的畫家對大自然的贊美,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畫的鳶尾花是那么的可愛,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比真正的花還美,還真實。
鳶尾花的活動區(qū)域被放在自右上向下漸傾斜的大片領(lǐng)域內(nèi)?;ǘ錄]有一個整齊的生長方向,每朵花有著自己姿態(tài)——卻都是一種近似于掙扎的姿態(tài),看起來像是想掙脫某種無形的束縛。這些向四面八方掙動的花朵,在并不明麗的青綠色花葉襯托下,占據(jù)了畫面的絕大部分。
《鳶尾花》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應(yīng)該是位于畫面左側(cè),那一大朵白色的鳶尾花。不是被眾星拱月地包圍在其中,而是選擇了像個局外人一樣,孤單地悄然獨開。它離盛開的畫面中重要表現(xiàn)的那片藍紫色鳶尾花,和后面作映襯的萬壽菊都有一段距離——孤寂又帶有那么一點刻意的避世,這是明顯的高更式構(gòu)圖風(fēng)格,格外醒目。有的賞評上這樣寫:“這樣耀目的白色花朵,在其它顏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生動和俏皮,更為整幅畫增添了一絲生機。”
《鳶尾花》,畫面上的花依稀是模樣怪異狀,但細細品味中,鼻間處飄過那濃烈的氣味,淡淡地、陣陣地、傳說中的“味”,好似刻在你的畫盤上、你的心上,繼而翩躚飛舞著。宛如人們心靈,不語的期盼和那藍紫色的淺淺的回憶。也極像人們將要綻放的青春一樣,飛揚與燃燒在火紅的歲月,盡管也要殆盡。但那美麗、那光芒、那生機,就在你注視瞬間的鮮活中像火山樣噴薄。是炫耀與歡樂,是宣泄與任性,那樣的記憶,那樣的刻骨銘心。也許人們在歷史的回放片段中,在生物進化鏈上,似乎早已遺忘了過去那寂寞的衣角、陰郁的閣樓、深邃的世界。而只用贊嘆的目光,感受梵高,感受他寂寞、孤獨與死亡。只憑這一紙畫作的定格,拋棄梵高藍紫色的憂郁和灰褐色的悲傷,也拋棄了人們對自己心痛的靈魂與愧疚,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永永遠遠。
在梵高那些要么筆法升騰,要么布局簡潔的花卉作品中顯得格外突出,縱然知名度不是最高,畫面整體感卻相當出眾的《鳶尾花》,有著幽閉的構(gòu)圖,厚重的色彩,靈活飽滿的筆觸,和細致敏感的繪畫視角。豐碩的藍紫色花瓣,大面積綠色的尖頭長葉向上欲沖,星星點點的黃色花蕊,加上在一旁做襯托的與之一同繁茂生長的萬壽菊,還有花叢下磚紅色的土壤——形態(tài)各異又渾然一體。
細心的人,在觀賞梵高的作品時會注意到那種“前縮法”構(gòu)圖方式,就是將主要描繪對象突出但控制在一定區(qū)域,進而在背景上大作文章,使畫面看起來更具縱深感和空間感。并且,圣雷米時期是梵高在著色上的要求最絕對的時期。所謂絕對是指絕對的鮮艷和明快,如要表現(xiàn)紅色,那絕對是色感最強烈的紅色,要表現(xiàn)綠色,那就是最青翠和濃郁的綠色。
《鳶尾花》不愧是梵高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如果拿他整個圣雷米時期的作品來講,相信定然是除《星月夜》之外,最受人推崇的作品,只是《星月夜》是風(fēng)景畫,況且那種永恒流動的旋渦質(zhì)感是梵高獨特個性的象征。
同樣是梵高描繪花卉的名作,相比較著名的《向日葵》組畫中如烈焰般火熱的,從畫面中傾斜而出的激情,和那溝壑縱橫般遒勁的筆觸與為增加立體感厚涂而出的高光,《鳶尾花》以著另一種基調(diào)觸動著欣賞者的感官。
克制還是傾訴?壓抑或是抒發(fā)?掙動的花朵,濃密的花葉,藍紫色的濃郁傲然盛放??础而S尾花》最大的感受應(yīng)該是,畫家賦予了描繪對象一種天然本真的生命力,而不是以往時常表現(xiàn)出的粗獷與狂野。《鳶尾花》被稱為“圣雷米時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梵高畫的《鳶尾花》,她首先是自然美,然后才是藝術(shù)之美。因為她,人們可以想到鳶尾花的如此大美,可以浮想聯(lián)翩,可以對梵高肅然起敬。這幅畫,整個空間幾乎都被鳶尾花所覆蓋,只有左下角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到棕紅色的土地;而整個畫面上的鳶尾花大部分是藍色的,其吸引人的視點又著重在鳶尾花的葉子上,似乎這些大量的葉子是主角,而這些葉子的顏色是藍色的,如大海一樣普遍普通的藍色,是否象征著那些平凡的百姓,葉子的顏色在光的作用下,有點蒼白,是否預(yù)示著他們生活的艱難;他們所烘托出的美麗,又是那么的驕傲,這種驕傲騎在他們頭上,把他們的痛苦,都明朗地畫在哪里,確實是值得人們深思的。而她們仿佛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由此,而這些葉子們的身體都開始扭曲著,但不失其本來的一股劍氣。而畫的左上角是紅色的鳶尾花星星點點的比較多,其底色稍為暗些,是否預(yù)示著高處也有暗淡的地方,正如與畫的左下角的土地的顏色可以形成上下呼應(yīng)的構(gòu)圖。同時,這幾種顏色的運用,又使整個畫面在色彩上層次很分明。而畫的靈魂之處,就在于光的運用,使整幅畫的生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梵高在畫中還畫了一朵白色的鳶尾花,在整幅畫中顯得高貴而十分突兀,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再加上由于將鳶尾花的葉子畫得很柔軟開來。
這是一種用波動的方法去畫的結(jié)果,就是突出強調(diào)了色彩所賦予的動感,給人以眼目一新的感受。但是,其本質(zhì)性格的特征又是劍拔弩張的,這種變態(tài)的形象,是不是象征著某種美好的東西,要破土而出并且在人間長出精神之美來,是要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之曲折的?不過,這幅畫好象世上的一個世界,這世界中的美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