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菊花圖》是明代畫家米萬鐘創(chuàng)作的絹本墨筆畫,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繪秀石玲瓏,纖竹挺拔,菊花盛開。石分前后,紋理清晰,濃墨點苔。畫竹以沒骨法,濃淡間施。竹節(jié)圓渾挺勁,竹葉稀疏有致。菊花用雙鉤法,菊葉亦用沒骨法,墨色清潤。用筆細(xì)致工整。
此圖的景物主要集中于畫幅右側(cè)。右側(cè)下端豎立著兩塊大小不一的湖石,大者自右下角伸至畫幅中部,上大下小,向左傾斜,上端分槎為兩,另一小湖石,掩映在大石之下。湖石下為一片綠茵,雜草競生。畫幅右側(cè)為山崖峭壁,峭壁下和湖石間長有數(shù)株修竹,峭壁上端長有二株修竹,竹竿修長,枝葉茂盛,亭亭立于山頂,枝葉沖出畫面;在崖壁后和崖壁間又有幾枝菊花,與修竹穿插一起。畫中的幾株新篁參差林立,或高節(jié)勁挺,竹葉繁茂,或斜逸旁出、枝梢雅嫩。崖壁上端翠竹屹立于山巔,似在風(fēng)中搖動。
畫幅左上角作者自識:“崇禎元年嘉平望日寫,米萬鐘,”下鈐“米萬鐘仲詔父印”、“餐芾梨石”二印。崇禎元年為公元1628年,此圖為米萬鐘58歲所作。
米萬鐘(1570—1628),明代書畫家。字仲詔,號友石,關(guān)中(今陜西一帶)人,居燕京(今北京),米芾后裔。萬歷二十三年(1595)進(jìn)士,二十四年授江寧令尹,官至太仆少卿:性好石,善畫石,有祖風(fēng),說者謂其無南宮(芾)之顛而有其癖。繪事以北宗前為楷模,山水細(xì)潤精工,布局深遠(yuǎn),不作殘山剩水,有時亦潑墨仿米法作巨幅。花卉宗陳淳。行草得米家法,與邢侗、董其昌、張瑞圖并稱“明末四大書家”,并有“南董北米”之譽,書跡遍天下,尤善署書,擅名四十年。傳世作品有《竹菊圖》《菊石圖》《秋山簫寺圖》軸等。另有《寒林訪客圖》軸,流入日本。
用筆遒健圓活,生意自足。其竹葉的濃淡、疏密、前后、左右,俱各有致。竹旁畫幾枝菊花,花朵綻開,綠葉襯托,葳蕤有生意,菊花用“勾花點葉”法,以淡墨點葉,濃墨勾筋,墨色滋潤淡雅而富有變化。湖石以墨筆寫出,玲瓏剔透,連勾帶染,頗得靈秀之氣。石下是平緩的土坡,幽草傍地而生,葳蕤纖柔。整個畫面使人感受到一種恬淡、清雅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