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涮辣,屬茄科辣椒屬植物,是野生小米辣的一個變種。傣語:“嘛苤脹線”,顏色鮮艷,聞之辣味撲鼻,泰國人稱其涮涮辣,又叫象鼻辣。德宏是亞熱帶地區(qū),與緬甸接壤,過去經(jīng)常大象出沒。
據(jù)說,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在了這種辣椒上,辣的大象狂奔不止,鼻子不停的甩動,象鼻辣因此而得名,可見其辣的“過癮”。果實成錐形,果皮略皺,有“疙瘩”狀凸起,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或橙色,以紅色最為常見。
涮涮辣產(chǎn)于我國云南德宏、保山、臨滄及緬甸北部的亞熱帶山區(qū),以德宏的辣味最強,種植面積、產(chǎn)量最高。據(jù)說,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將它晾干后做調味用,吃的時候只需將它放進湯里涮幾下,整鍋湯就會辣味十足。如此反復使用,到只剩下辣椒桿時才丟棄。"涮涮辣"因此得名。當?shù)厝朔Q其涮涮辣、涮湯辣 、象鼻辣。屬茄科辣椒屬植物,是野生小米辣的一個變種,傣語:“嘛苤脹線”。涮涮辣大多是野生,其產(chǎn)量低,適應環(huán)境能力差,對土壤、空氣等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異地種植,就會出現(xiàn)退化。屬于稀少辣椒,在德宏州當?shù)匚鍌€縣市中,僅有潞西市的部分偏遠山區(qū)出產(chǎn),而且數(shù)量極少。
涮涮辣椒一般1~2年生,花較小,淺黃色。果實錐形,有棱溝,果身有小疙瘩狀凸起,少數(shù)果實凸起上長有細小腺毛,果皮較薄,胎座肥大,種子較少。單果重5~7g,長5.5~8cm,最粗處的直徑為2.1~2.3cm,生物學成熟的果實為鮮紅色,具有獨特的辛辣味。
據(jù)說,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到了涮涮辣椒上,辣的大象狂奔不止,鼻子不停的甩動,因此而得名“象鼻辣”。吃下1-2秒【辣度一般人不是能試試的】辣度:6000度
2007年下半年,央視2套第1時間新聞、環(huán)球時訊等多家電視臺及國內諸多強勢網(wǎng)站報道:2007年2月吉尼斯評選,產(chǎn)于印度東部的“魔鬼椒”被認定為目前最辣的辣椒品種。國際權威機構檢測顯示:每單位“魔鬼椒”中含有超過100萬“斯科維爾”辣度單位,達到了辣度的最高級別。它比此前紀錄的保持者,美國加州產(chǎn)的紅色“沙維納”燈籠椒還要辣上一倍,而普通的墨西哥青辣椒的辣度只有0.25—0.8萬“斯科維爾”單位,我國著名的海南朝天椒的辣度單位大概在15萬“斯科維爾”單位左右,還不到“魔鬼椒”的六分之一。國際通用辣度標準(DB/T275—2006)規(guī)定:1萬“斯科維爾”單位scovilleheatunits,縮寫:shu為1K,每10K為1級。媒體只報道印度“魔鬼椒”辣度超過100萬“斯科維爾”單位,即100K,超過10級,未報道準確的辣度檢測數(shù)據(jù),因國際辣度最級別為10級?!跋蟊卿啼汤薄币怎r果調味為主,將果實弄破,在湯里、水里涮幾下辣味就足夠了,但也有個別善食辣者敢直接小口鮮食“象鼻涮涮辣”。由于其辣味極強、辛味獨特、辣口而對腸胃傷害小,一段時間常有“象鼻涮涮辣”佐食,偶缺一頓便覺葷素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