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西京雜記》。
該成語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學習的事情。
西漢時期,有一個少年叫匡衡,他特別希望能像學堂里的孩子那樣,跟著老師讀書。可是,他家里很窮,實在沒有錢拿出來供他上學堂。于是,他經(jīng)常一個人躲在學堂外面,安靜地聽著里面的讀書聲。一位親戚看見他這么喜歡讀書,很受感動,就抽空教他認字。日積月累,他終于可以自己讀書了。
匡衡買不起書,就想辦法借書來讀。那個時候的書都是十分貴重的,只有有錢人家才有??墒怯绣X人家怎么會輕易把書借給一個窮小子呢?為了能讀到書,匡衡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村子里有個大戶人家,家里有很多藏書。一天,他跑到那戶人家求見主人,見到后,一邊作揖,一邊急切地懇求說:“請您收留我吧,我給您家干活。我力氣很大,什么活都會干。我不要工錢,只求您能把家里的書借給我看看。我保證不會耽誤干活,保證不會把書弄壞一點點?!敝魅丝吹娇锖饴渎浯蠓?、彬彬有禮,眼睛里充滿了渴求,一時被深深打動了,就收留了他。匡衡終于如愿以償?shù)刈x到了書。
寒來暑往,匡衡一天天長大了。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飯的工夫才能看一會兒書。晚上回到家里,因為沒錢,點不起油燈。也不能看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用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才能讀完??锖庑睦镫y過極了,卻無計可施。一天晚上,匡衡從外而回家,周圍一片漆黑,只有鄰居家的窗戶透著光亮。匡衡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狠狠拍了自己腦袋一下,明叨著:“以前怎么沒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與鄰居家共用的那面墻上摸索來摸索去,終于找到一-處墻壁有破損的地方。他找來一把小刀,沿著破損的墻壁輕輕地摳,摳不一會兒,一道弱弱的光線就從墻縫里透射過來??锖馀d奮極了,不敢再往大摳,擔心影響到鄰居,于是,便借著這一點點光線看起書來。光線太暗了,看一會兒,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著再看。
就憑著鑿壁偷光這樣的毅力,匡衡博覽群書,下筆成章,終于成為西漢學者。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p>
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鑿壁偷光”。
匡衡為了讀書替別人打工,在夜晚,即使有一絲的亮光也要抓緊學習。這樣的態(tài)度,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質使匡衡成為大學者。有時候,外部條件制約著許多人的進步,但是有心人會為自己創(chuàng)造前進的機會。艱辛只是一時的體驗,而經(jīng)歷過這些艱難后所收獲的知識,才是人生寶貴長久的財富。
連動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作家魯迅《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一個說要用功,古時候曾有“囊螢照讀”“鑿壁偷光”的志士。
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枉了你窮九經(jīng)三史諸子百家,不學上古賢人囊螢積雪,鑿壁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