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莊豆腐干是張家港市特色風味美食,始于清咸豐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制作精細獨特,價廉物美。清末民初,已暢銷常熟、江陰、無錫等地。高莊豆腐干有厚型、薄型兩種,呈絳色,質(zhì)地細實,五香佐料滲透入味,閑吃或作下酒菜,均屬佳品。
高莊豆制品制作前后有十道工序,經(jīng)過磨豆、濾漿、燒漿、點漿、沉淀、凝固、輕壓、包裹、重壓,剝包后,再放入鍋里煎煮,同時投放適當?shù)氖雏}、糖油、味精、桂皮、茴香、甘草、桂花及香料等八種調(diào)料,奧秘在煮燒,現(xiàn)已形成了系列產(chǎn)品,形成了一體化經(jīng)營的格局,成了方圓幾十里聞名的素食佳品。
鳳凰鎮(zhèn),有個高莊村,村里住著一位農(nóng)戶姓謝,他常利用農(nóng)閑時間,用手推石磨磨制豆腐,挑到河陽城里去賣,很受歡迎,街上人都叫他“謝豆腐”,叫他兒子“小謝豆腐”。
有一天,謝豆腐家里來了遠客,就叫小謝豆腐挑了豆腐擔子上城去賣。一早,小謝就挑起豆腐擔子上路。高莊到河陽城,要經(jīng)過河陽山。小謝走上河陽山,爬到秀峰頂,見前面有條小路,他順著小路走,不覺到了一個紫藤棚下,看見兩個老翁坐在石桌邊下象棋。小謝年紀不大,對下象棋倒蠻喜歡,特別是看人著棋,看到心癢處,還要伸出手去幫幫忙。
此時,小謝走得也累了,看見有人在下棋,想時間還早,就把豆腐擔子一歇,站在旁邊看起下棋來了。雖然棋盤上只剩下幾枚棋子,但兩人卻下得蠻認真,小謝看得出了神,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眼看太陽已偏西,一盤棋還沒有下完。
小謝突然想到,我該去賣豆腐了,就走到擔子邊一看,壞了!剛才雪白粉嫩的豆腐,已經(jīng)曬干,變得發(fā)黑了。怎么辦呢?回去要挨父親打,心里一急,不覺“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兩位老翁聽見哭聲,連忙問出了什么事?小謝說:“我今朝回家要挨父親打啰!”
兩位老翁笑了起來。其中一位到旁邊樹干上剝下幾塊樹皮,另一位從地上拉了一把青草,朝向豆腐缸里一撒,攪和攪和。然后對小謝說:“小孩,不要急,明天再到街上去賣,包你能賣個好價錢?!?/p>
小謝謝過二位老翁,將信將疑地挑起豆腐擔,一步一步走回家。
哪知小謝回到高莊一看,壞了!村里人誰也不認得他,他也認不得村里的人。走到家里,房子也破了。細細一問,才知道他父親老謝豆腐已死去了幾十年,自己的小妹妹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婆了,只有他自己還這樣年輕。村里人說,也許你遇上仙人了。俗話說:天上過一天,凡間幾十年。
第二天,小謝起床,嗅到滿屋異香,打開昨天的豆腐缸,豆腐成了一塊塊豆腐干,而且噴香、爽口、鮮嫩,四四方方像瑪瑙。小謝就挑到城里去賣,買主們吃了稱贊不絕,不到一個時辰,滿滿的一擔“豆腐干”賣得一干二凈。
從此,小謝就以兩位老翁的方法,豆腐中放了山上的樹皮和青草,進行制作豆腐干。生意興隆。
幾天過去了,小謝想要去報答兩位老翁,就帶了酒菜上了河陽山秀峰。誰知,在山上整整轉(zhuǎn)了半天,根本沒有找到那個紫藤棚和石桌子,就到永慶寺里問老和尚。老和尚說:“河陽山頂上的秀峰是通天的,經(jīng)常有南斗星和北斗星來著棋,你是遇上仙人了。”
從此,大家傳說,小謝做的豆腐干是天上仙人教授的,所以特別好吃。一傳十,十傳百,聞名河陽城。不久,高莊全村家家做起豆腐干來了,美稱“高莊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