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十二圩,是清朝淮鹽匯集轉(zhuǎn)運的重鎮(zhèn),被稱為“食鹽之都”。十二圩生產(chǎn)的五香茶干,被譽為長江中下游的“茶干之王”。
江邊古鎮(zhèn)十二圩,隸屬儀征,是清朝淮鹽匯集轉(zhuǎn)運的重鎮(zhèn),有“食鹽之都”的美譽。
濃郁醬色、入口清香的十二圩五香茶干,舊時最出名的要屬當?shù)亍案]天昌”茶干醬園店生產(chǎn)的。
竇氏祖籍安徽巢縣,祖上做茶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到了清中晚期,竇德柔兄弟離開家鄉(xiāng),到剛開埠不久的十二圩討生活,用祖?zhèn)鞯氖炙囎鑫逑悴韪?,茶干選用優(yōu)質(zhì)黃豆,從選豆開始,經(jīng)過17道工序制作完成,做成的茶干表面呈醬紫色,略微泛紅,油光潤澤,初咬鮮美異常,細嚼滿口留香,韌性十足。
清光緒年間,不大的十二圩古鎮(zhèn)做茶干生意的鋪子,竟多達二十一家,日產(chǎn)茶干上萬斤。竇家“天昌茶干”好吃的名聲,隨著長江南來北往的船只,傳遍沿江各省,甚至在滬寧、浦口線火車上,在沿江各大小客輪上,均有十二圩茶干出售,也被當作土特產(chǎn)饋贈親友。
十二圩五香茶干每塊干子大小一致,厚薄相同,無斜角缺角,茶干中心,印有圓形突出的陽文“天昌茶干”字樣。
干子柔嫩有度,經(jīng)手搓卷后放開,復原如故,不裂不破;表面呈醬紫色略泛紅顏,油光濕潤;冬季能久存,夏季自然放置可達4-5天,其質(zhì)不變,其味如常;成品口味鮮美,咸、香、甜適中,粗咬鮮美異常,細嚼香味滿口,食后回味綿綿,有開胃之奇效,增食欲之能,久食不厭。
1、選料。無論青豆、黃豆均要粒粒漿水飽滿,大小均勻一致,無雜質(zhì)。
2、浸泡。豆子浸泡的時間必須掌握好,以手指輕捏豆皮脫落為佳。
3、淘洗。將浸泡好的豆子放入水中淘洗,用木齒耙不斷攪拌,至漂盡豆皮為止。否則,出漿雖多,但影響口味質(zhì)量。
4、磨漿。以前手工操作采用細齒大石磨,用牲口拉磨,節(jié)奏均勻,細水長流,能將粒粒豆充分磨細,使豆?jié){外溢,提高漿質(zhì)濃度?,F(xiàn)在,采用半機械化,操作簡單,效率高,質(zhì)量不減當年。
5、煮漿。漿水下鍋,以蘆柴拌稻糠作燃料,火勢穩(wěn)而不猛,大而不烈,可隨時調(diào)節(jié)火勢。煮漿沸時不可焦底,否則口味變差,也不可挑制豆腐皮,否則影響茶干質(zhì)量。
6、點漿。在豆?jié){燒開后,用勺子不斷地在豆?jié){中攪拌。淋石膏水或鹽鹵點漿,使蛋白質(zhì)變性凝固成豆腐腦狀。
7、上榨。包扎四角見方,份量確準無誤,錫塊商標印記放在正中,板板整齊,層層疊到架位上榨。獨木龍頭杠榨循序下壓,分段加塞。不怕費時費事,不要急于求成,才能達到搓卷不破不裂的地步。
8、煨煮。將壓好的原干生坯再次下鍋,用甜稀、焦色、醬油、冰糖、五香、筍干、茶葉等制成的湯汁煮沸,待茶干入味,?;鸾菁s兩小時,然后起鍋稍晾,淋小麻油,拌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