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特羊肉是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特色羊肉。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zhèn)、中和西鎮(zhèn)、恩格貝鎮(zhèn)、昭君鎮(zhèn)、展旦召蘇木、王愛召鎮(zhèn)、白泥井鎮(zhèn)、吉格斯太鎮(zhèn)、風水梁鎮(zhèn)。
肌肉呈紅色,有光澤,脂肪呈白色,肥瘦均勻,有大理石花紋,肌纖維致密富有彈性,指壓后凹陷能立即恢復,脂肪和肌肉較結實,有羊肉特有的氣味,無膻味。
達拉特旗全境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俗有“五梁、三沙、二份灘”之稱,南部為丘陵溝壑區(qū),礦藏豐富;中部為庫布齊沙漠區(qū),宜林宜牧;北部為黃河沖積平原。
年平均降水量為240—360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到八月;全旗羊的養(yǎng)殖存欄量穩(wěn)定在200萬只以上,主要品種以鄂爾多斯細毛羊、阿爾巴斯山羊及其雜交品種為主;養(yǎng)殖區(qū)域內也沒有大型污染企業(yè),整個生產區(qū)域環(huán)境優(yōu)良。
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羊肉營養(yǎng)豐富,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御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羊肉有補精血,益虛勞,溫中健脾,補腎壯陽,養(yǎng)肝等功效。對虛勞嬴瘦、腰膝酸軟、脾胃虛弱、食少反胃,頭眩明目、腎陽不足、氣血虧虛、產后虛冷、缺乳等病癥有不錯的效果,尤其適合于老年人、體虛的男人和產后的婦女食用。
材料
羊肉5斤,土豆:2-3斤,粉條1斤,紅蔥:20-30克,鮮姜50克,鹽10-15克(依各人口味增減),辣椒2個,香蔥適量。
做法
1、羊肉洗凈,連同骨頭剁成塊,放入鍋中,冷水沒過羊肉,大火燒開,轉中火。
2、撇去血沫,待湯清,蔥成5-8厘米的段加入,鮮姜切片加入,辣椒切1-2厘米長加入。
3、燉30分鐘,加入鹽。
4、土豆切成3-4厘米塊,在40分鐘時加入。
5、粉條在冷水中泡開,在55分鐘加入,將水燒完,即可出鍋,香蔥切碎撒入,即可上桌。
材料
大米10千克、鹽100克,鮮姜150克,紅蔥200克,奶酪150克,所有配料可根據(jù)個人喜好調整比例。
做法
1、將羊肉從骨縫處解開,不要用破壞骨頭的完整性。
2、放入鍋中,加水沒過羊肉。
3、大火燒開,撇去血沫,轉中火。
4、加入鹽、蔥、鮮姜、奶酪。
5、中火燉制60分鐘,即可,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燉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