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仁是酸棗樹之實,它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但唯獨“順德府棗仁最佳”。
邢臺縣建立了北小莊、西黃村、馬河、龍泉寺、太子井、談話、張安北、龍化等鄉(xiāng)為酸棗仁的重點生產基地。
據了解,內丘是酸棗仁主產區(qū),明清時期即以聞名,以內丘所產粒大飽滿,皮紫紅色,無核殼,品質最優(yōu),產量最大。此外承德、保定、張家口、唐山、石家莊等地區(qū)都有生產。
棗仁是名貴中藥材,據祖國中醫(yī)學《本經》記載:“睡多生用,不得睡炒熟?!币簿褪钦f“生用興奮,熟用鎮(zhèn)靜”。它具有養(yǎng)肝、寧心、安神之功效,是中醫(yī)常用藥品之一。
酸棗加工需四道工序:
一脫,所謂脫,就是給酸棗脫皮,只剩棗核。
當地俗稱“串酸棗”,即先將酸棗用石碾壓開口,晾曬以備去皮。去皮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必須在冬天空氣最寒冷、最干燥,當地農民成為“焦”的時辰才可做工。“焦”的程度要求極嚴,提前一個小時正好,過一個小時就不行?!敖埂睍r多發(fā)生在夜間或早晨,以用腳一踩酸棗掉渣為好,這時用石碾碾軋,篩掉皮渣,即成“棗核”。
柳林人繼承祖?zhèn)鞴に?,棗皮脫的既快又凈,棗核光亮,不帶渣兒?/p>
二粉。所謂粉,即將棗核粉碎,取出棗仁。技術非常關鍵。
核殼破碎,粒大了棗仁取不出來,粒小了會將棗仁損傷。
柳林人不論是過去石碾粉碎,還是如今用機用粉碎機,取出的酸棗仁表面完好無損,紅燦光亮。
三篩,就是篩選棗仁,這是最難的一道工序。粉碎好的棗核棗仁混合在一起,不能用水沉淀分開,棗仁見水就會產生皺紋。
曬干,那層光亮皮就脫落了。把大小一般的殼與棗仁分開要過三道用荊條編制的特制漏篩。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人,一端篩子,殼兒、仁兒一齊篩下。
篩棗仁全憑心勁、手勁、巧勁。柳林“篩林”高手們,一道篩輕輕一搖,篩下凈是紅棗仁,沒有半點棗殼,這樣經過三道不同網眼的篩子,將棗仁與棗殼分離的一清二楚。
四曬,即曬棗仁,這也是一道難關。如果光曬不好,就會影響棗仁質量,為保持棗仁自然水分,柳林人不曬棗仁,而是先曬棗核,曬棗核不損害棗仁的光潔度。據了解,當地人憑著多年的經驗,抓起一把棗核,晃一晃,聽一聽,棗仁在棗核內轉動的聲音,便可知道所含水分。
也可通過砸開棗核,用指甲掐一掐,用牙咬一咬,知道所含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