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人游牧,一年四季,沒有人能離得開馬,所以他們很懂馬。知道馬的習性好壞,并把馬視為人生財富。既然是財富,那就得懂得經(jīng)營,所以,哈薩克人辦的賽馬會,世界上就成了挑選良馬的盛會。賽馬會上,贏得第一名的馬,總是會得到最高的獎勵。
20世紀初期,一場馬賽,得第一名的馬主任有時可得到9塊元寶,9峰駝羔(一歲駱駝),11匹騍馬,100只羊。
按照哈薩克人的喜好,如果一匹馬在賽馬上贏得了第一名,不盡是馬主人的光榮,而且還是整個布羅德光榮。
在賽馬會上,當賽馬的騎手到達終點時,都會呼喊部落的口號,聽到部落的口號全部部落的人都會齊聲呼應(yīng)。
哈薩克人愛馬愛到幾乎癡迷的程度。通常賽馬不光是那個部落馬,只要有馬跑了第一到達終點時在場的哈薩克人都會用一種非常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愉悅心情,就好像自己的馬跑了第一。
所以賽馬得到了獎勵,馬主人絕不會獨享,會將相當一部分分給親人和同部落的人。
哈薩克人舉行賽馬會是很正規(guī)的。大多提前公布比賽時間、地點,而且參賽的馬在兩三個月前就選好,訓練好了。
所以,哈薩克人馴馬是有一套的。參賽的馬會得到最好的呵護。他們認為一匹賽馬能否奪魁,關(guān)鍵看馴馬是否得當,為此過去哈薩克人中有專職的相馬人和馴馬人。
他們挑選和訓練的賽馬是最好最棒的。跟現(xiàn)代賽馬不一樣的是,哈薩克族騎手多為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兒,而且賽馬的鞍具輕巧,馬鬢和馬尾,總是點綴著美麗的布條,布條與馬尾辮起來或綁扎在一起。其實那是標記,好讓大家看清楚這是誰的馬,孩子們穿著各色的衣服,好像蝴蝶在風中飛過。
哈薩克是賽馬的賽程一般長20-30千米。有跑直線的也有在草地跑圓圈的。賽前總是有老人們領(lǐng)著參賽的孩子到起跑點去。一聲令下,駿馬們猶如離弦的箭沖出去。機靈的小騎手們伏在馬背上一面催馬飛馳,一面小心替馬擦拭眼前的汗水。汗水流入馬眼會影響到奔跑速度。
哈薩克式賽馬有專門的規(guī)則。
賽馬的名次牌開賽前就準備好了,每匹馬都會有一個號。有多少賽馬,就有多少個執(zhí)號人在終點等待。
第一名騎手到達終點拿一的執(zhí)號人,就迅速將號碼交給騎手告訴他他是第一名,其余依次進行。這樣領(lǐng)獎的時候騎手們知道自己的名次了。
當然獲獎名次多少,大多根據(jù)參賽馬數(shù)定。一般優(yōu)勝者定為1-25名。
其實賽馬是哈薩克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是為了賽馬而賽馬,而往往在婚禮和重要的節(jié)日舉行,且常是壓軸節(jié)目。賽馬一旦結(jié)束,慶典也該收場了。
歷史上大型賽馬活動,大多部落頭人包辦。根據(jù)部落的大小決定賽馬的規(guī)模。小規(guī)模的賽事一般幾十匹,大規(guī)模的兩三百匹,場面夠氣派吧。
賽馬
賽馬會獲獎名次的多寡要根據(jù)參加比賽的馬匹數(shù)字來決定。一般評出優(yōu)勝者一至二十五名。如果參加的馬匹數(shù)字較少,只評出一至五名或者一至十五名。第一名的獎品較多,其余的獎品依次相應(yīng)減少,一般情況下,一至三名的獎品較多,在有些賽馬會上,第一名的馬主可得九個元寶、九峰駱駝。
騎馬搶布
這是哈薩克族年輕人鍛煉騎馬本領(lǐng)的娛樂活動?;顒娱_始前,必須準備一塊長一米左右、顏色為紅色或綠色的布?;顒娱_始時,先由一個小伙子拿著布騎馬起跑,其他人乘馬尾追。被追趕的人只要被追上,必須迅速將布交給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繼續(xù)追趕第二次拿到布的人。這樣連續(xù)不斷,猶如接力賽一樣。參加這種競賽活動的多是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個個健壯策馬飛奔,跨過河流,越過高山,沖破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險阻,直玩到大家盡興方罷。這種活動主要是讓年輕人鍛煉騎馬本領(lǐng)和意志。
馬上角力
這是一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其競賽方式是:將參加競賽的騎手分成兩組,一對對進行角力比賽,誰能將對方揪離馬背,并扔在地上,方算獲勝。比賽時有許多人圍觀,圍觀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選手獲勝,不時地為選手吶喊助威,加油鼓舞。陣陣喊聲猶如大海中的驚濤駭浪,時高時低,整個競賽場面熱鬧非凡。
叼羊
這是馬力與人力結(jié)合的一種娛樂活動。所叼的羊是山羊,哈薩克人稱其為“灰狼”。這個名稱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狼圖騰的崇拜習俗遺留下來的。
叼羊之前,人們先分成兩組,每組各出一人一騎相互對叼。先出場者把羊壓在腳與膝之間,兩手抓住羊的后腿壓在馬鞍上,對方出場的人抓住羊的兩只前腿用力拽拉。這時要求人力和馬力的有機配合,誰的力量強就會將羊搶走而獲勝。這樣幾次對叼之后,最后大家合叼一只羊。持羊者催馬前跑,其他人拼命追趕。追上后大家盡力爭奪,奪得者又持羊飛跑,其他人又繼續(xù)追趕。如果持羊者遙遙領(lǐng)先,別人無法追上就算獲勝。獲勝者可將叼到的羊送到一位最受人尊敬的人家里,當天晚上就在這個房子里宴請人們,通宵娛樂。
新中國成立以后賽馬活動被作為正事體育比賽項目確定下來。各地賽事多分個人項目與團體項目。
按場地條件也可分為越野賽、公路賽、圈線賽、障礙賽等;按裝備條件可分為輕裝賽、武裝賽和負重賽;按運動員的年齡以及性別又可分為兒童組、成年男子組、成年女子組。
每年元月組織的"賽馬"大會,閉幕式上,要組織三天體育比賽,其項目有賽馬、賽跑、摔跤、抱石頭、馬術(shù)、射箭等等。這些項目一直流傳至今。
近年來,賽馬又增添了許多新項目:障礙賽馬、越野賽馬、馬球、馬上射擊、劈剌、盛裝舞步賽,以及馬車駕馭賽等,十分驚險精彩。
這是哈薩克族最為喜愛、流傳最廣的體育運動,哈薩克族的騎術(shù)歷史悠久,據(jù)《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有一種通訊騎兵,稱"驛人",他們經(jīng)常攜帶七寸金箭,往返奔馳于驛站之間,傳達信令。《因語錄》說,這種驛人"日行數(shù)百里,使者上馬如飛,號為馬使"??梢娝麄兊尿T術(shù)是相當精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