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依山建筑,布局為多單體建筑四合院,采用了中軸對稱的布局手法,建筑結構嚴謹,重斗疊拱,高脊飛檐,雕梁畫棟,傳統(tǒng)瓷貼,顯得宏偉壯觀。這種布局旨在烘托莊嚴、肅穆、神秘的宗教氣氛。元山寺還利用建筑地基不斷抬高和室內(nèi)光線明暗遞變來烘托宗教氣氛,這是許多山寺建筑所慣于采用的方法。元山寺不但建筑的整體地基隨山勢而抬升,整體建筑的內(nèi)部其他地基也進行了分級抬高。從山門到正殿的神像,共有三處抬升,累計高差達3.66米。
元山古寺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內(nèi)的元山寺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廳堂、僧房和廓廡(即堂下四周的廊院)等建筑共九十九間,遮陽曲徑四通八達,是一組聚集著各種結構和雕塑工藝的古建筑群。元山寺中供奉北極真武元天上帝、釋迦牟尼等神像、佛像,釋道匯流。殿內(nèi)有清代林則徐題獻的《水德靈長》和劉永福鎮(zhèn)碣時題獻的《靈聲滿道》匾額,該二面匾額被國家列為中華名匾。元山寺內(nèi)有同治皇帝及提督、總兵等題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三臺保障碑記
明萬歷十年(1582),巡道鄭謙山、參戎成雨泉、分巡兵備道姚龍在玄武山共商抗倭大計時同撰并立碑記。
魚躍龍門
龍門石位于起龍巖前,經(jīng)廣東省756地質(zhì)隊考古鑒證,該巖石于早白堊世燕山第四期侵入形成,據(jù)銣鍶法同位素測定,距今已約一億年。
麒麟翹首
麒麟石為玄武山著名天然象形石之一,其形態(tài)雄偉、峻秀,儼然麒麟昂首觀海。石東側有“山不在高”摩崖石刻。
石牌巍峨
南門牌坊建于1996年,為四柱三門、三重檐、三開間牌樓式石雕牌坊,通高15.8米,面闊22.3米,是粵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透雕龍柱石牌坊之一。牌坊正面石匾“玄武山”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題;背面石匾“靈光萬丈”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廣東副主席陸豐碣石元山寺原主持釋新成題。
四美怡情
四美亭始建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稱一鑒亭。光緒年間改建,稱四美亭(意即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亭中豎立清同治六年(1867年)廣東陸路提督碣石鎮(zhèn)總賓李楊升記立的御賜額碑記,于2001年重建。
玉閣飛笙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的戲臺,位于山門前的正中,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當?shù)毓偌澕Y重修,把戲臺擴建為臺面寬五丈二尺左右的大型戲臺,并首演正字大戲“三國戲”。文化大革命時被毀。1986年,仿原型重建,新建戲臺面積比原戲臺更大,臺面長22米,深16米,造型古樸,氣勢宏偉,各種木雕石刻、人物花鳥具存,是一座工藝精致的古代建筑。
碣石觀海
玄武山的福星壘塔,始建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當時為福星亭(福星泥塔),內(nèi)祀文昌圣帝,福星壘塔分為三層,自下而上各為三元宮、文昌殿、魁坦。清同治四年(1865年),碣石鎮(zhèn)邑紳曾樾庭倡議改建成三層石體建筑的福星壘塔,由當時碣石總兵官泊承升主持籌建。歷時七年告成。文化大革命時被毀。1981年,仿原型重建。石塔以花崗巖為基座,由優(yōu)質(zhì)石塊(“古山紅石”、“玉清石”、“泉州石”)砌成,高達18.6米,分三層,是一座巨型古工藝建筑。福星壘塔還具有導航引渡、瞭望城臺、登高覽景的功能。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的香道設計別具一格。玄武山海拔高度30多米,而古香道長達200米,寬度4米,又長又窄的香道利用自然地形逐步抬高,且原設計者沒有將香道正對元山寺大門,而是向西偏移十米,將戲臺設在正對山門前的正軸線上,其布局設計合理恰當。
自得居(紅二師碣石作戰(zhàn)指揮部舊址)位于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內(nèi),原系磚泥結構的古典式建筑物,曾是農(nóng)民運動領袖彭湃同志率領紅二師在這里設立攻打碣石城作戰(zhàn)指揮部的地方。1931年改建為水泥結構的西式洋房建筑。
陸豐市區(qū)汽車總站乘坐旅游專線或乘坐東海至碣石公交線路至“玄武山旅游區(qū)”下即可。
民國十六年(1927年),海陸豐農(nóng)民革命領袖彭湃同志曾于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的玄武廟(即現(xiàn)元山寺)前召開農(nóng)民大會,傳播革命思想。廣州起義后,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紅二師東征,玄武廟曾被該師作為司令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玄武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碣石城時的指揮所(據(jù)中共陸豐黨史資料)。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元山寺廟會,當?shù)亟兄毓獯髲R會。據(jù)史料記載;自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舉行首屆重光大廟會,之后,每逢十年一度,舉行一次重光廟會慶典活動。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共舉行過六次重光大廟會。按常例碣石鎮(zhèn)要演五至七臺戲,其中玄武山戲臺演海陸豐地方戲(如正字、白字、西秦戲),鎮(zhèn)里演潮州戲,彩排、彩街是當?shù)孛耖g特色,民間藝人各顯神通,制作各種工藝品、書畫等陳設街頭和街道兩旁,以供觀賞,民俗游行也是當?shù)孛耖g傳統(tǒng)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潮州大鑼鼓、舉彩旗、擔花籃、扮景、舞獅、舞龍、舞蹈、魚燈等等,游行活動一連進行三天。
1993年,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2007年11月27日,汕尾玄武山旅游區(qū)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