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餅是一種傳統(tǒng)面食,北方地區(qū)主食的一種,多見于河南、山西、河北、北京一帶。炒餅做法是將熟餅切成細條或絲狀,然后加油爆炒而成。分素炒和肉炒,前者只放綠豆芽做輔料。
炒餅由來出處已無史料考察,在山西長子縣卻有另一個叫法為“爐卜”。長子縣清代著名書法家馮士翹先生有篇詩描寫到“徒步特游發(fā)鳩山,漳河源頭碧水翻。下山行至石哲村,進宅解渴來打尖。主人端出待客飯,粗糧細做爐卜香?!彼f的爐卜正是炒餅。
素炒餅絲,熱量:193 大卡(100克)。
圓白菜富含維生素C,存放時間較長維生素C會被大量破壞,宜現(xiàn)買現(xiàn)吃; 不宜用水煮焯、浸燙,以免損失較多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圓白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jīng);骨髓、潤臟腑、益心力、壯筋骨、利臟器、祛結(jié)氣、清熱止痛;主治睡眠不佳、多夢易睡、耳目不聰、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胃脘疼痛等病癥。
原料:烙餅300克、圓白菜300克、里脊肉200克、紅辣椒1根、大蔥半根。
調(diào)料:料酒1湯匙(15ml)、淀粉1湯匙(15克)、醬油1湯匙(15ml)、米醋1茶匙(5ml)、糖1/2茶匙(3克)、鹽1茶匙(5克)、味精1/4茶匙(1克)。
制作步驟
烙餅切成細絲,圓白菜洗凈后切成細絲,紅辣椒洗凈去蒂斜著成片。里脊肉順著肉的紋理切成絲,調(diào)入料酒,醬油和淀粉攪拌均勻后腌制5分鐘。
鍋中倒入油,待油7成熱時,放入大蔥片爆香后倒入里脊絲,煸炒至肉絲變色后盛出備用。
鍋中再加入油,加熱至7成熱,放入紅辣椒片,倒入烙餅絲,翻炒2分鐘后倒入醬油,再倒入圓白菜絲繼續(xù)翻炒至菜絲變軟后,淋入少許米醋,放入鹽和糖,炒好的肉絲,翻炒均勻后撒入少許味精即可。
原料:烙餅300克、圓白菜300克。
調(diào)料:色拉油、八角、花椒、蔥、姜、老抽、鹽、雞精、胡椒粉適量。
制作步驟
將烙好的餅切絲,切餅絲挺費刀的,不必切得太細。
鍋中放油,放入一粒八角和幾?;ń罚』鹋氤鱿阄逗?,將花椒和八角取出。
放入蔥、姜絲炒出香味。
放入切好的餅絲翻炒均勻。
放入少許老抽調(diào)色調(diào)味。
放入蔬菜翻炒均勻,加少許鹽、雞精、胡椒粉翻炒入味即可。
炒餅,熟后,盛入平盤中,使用筷子挑食入口,若顆粒較小,可以使用湯匙舀食。
如在上班途中購買,可以直接裝入食品袋中,雙手捧食。
入口略干,可以同時配飲:啤酒或其它飲料或稀飯。
炒餅的熱量比較高,每100克炒餅之中含有近200大卡的熱量。主要是用一些面粉制作的餅切絲以后,經(jīng)過煎炒之后制作而成的一種美食。
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來講,炒餅可以健脾和胃、增加食欲,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胃部隱痛。而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講,炒餅中加入了一定量的蔬菜,所以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比較豐富,能夠保證身體的營養(yǎng)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