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賢餅也叫梵安寺素餅、汾陽月餅,原系吐魯番商人所薦,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
上賢餅是晉式月餅的一種,深受本地人民喜愛。上賢餅圓又圓,象征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是必食之品。
上賢餅被認(rèn)定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點”,以其“皮酥餡香、口味濃郁、松軟不膩、久存不變”的特色贏得了晉陜蒙一帶民眾的喜愛。
上賢餅的制作分為以下步驟:選料、調(diào)粉、拌陷、成型、烤制等五大步驟,而每一步驟中又分若干工序,總共二十多道工序。
第一步,選料
1、面粉:精選上等面白、筋道的小麥粉,有一部分面粉要上鐵鍋炒成淺黃色,香味濃厚,以備做餡料所用;
2、花生仁:顆粒飽滿,衣紅仁白的極品花生,上鍋炒黃炒香去皮切碎備用;
3、芝麻:飽滿、干凈、無雜質(zhì)、無霉變,用水泡脹后,撈出裝入面袋中用木棒敲打,直到芝麻皮全部褪去,是芝麻皮和仁全部分離;
4、紅白糖:上好的優(yōu)質(zhì)蔗糖;
5、大豆油:本地大豆(非轉(zhuǎn)基因)特榨大豆油,色鮮、味純。
第二步,調(diào)粉
按精準(zhǔn)比例,將一部分白面發(fā)酵后,加進堿面和蘇打,調(diào)好口味,再將一部分面按比例加進大豆油拌成油面,將發(fā)酵面和油面放在一起揉勻。
第三步,拌陷
按特定比例將炒面、紅白糖、花生仁、大豆油放在一起,拌勻。
第四步,成型
按特定比例,以純手工制作,將包皮面捏成小碗狀,加進一定比例的餡料,包口后成圓餅狀,表面涂蜂蜜水,再均勻的撒一層芝麻仁即可。
第五步,烤制
在旺盛的炭火爐上,坐上三支鏊,倆邊為砂鏊,中間是鐵鏊,待下邊的砂鏊烤到半紅時,再翻扣到上邊,鐵鏊夾在中間,繼續(xù)加溫,將餅放在鐵鏊上,砂鏊上下翻動,上下火烤制,并輔助針扎餅面放氣,反復(fù)多變。
上賢餅,也叫梵安寺素餅,汾陽月餅。關(guān)于上賢餅還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元朝,梵安寺成為貴族避暑的地方,一位小郡主隨父母來到寺中小住,天真無邪的小郡主總想和百姓人家的孩子玩耍,她見到鄉(xiāng)民都愛買一位小貨郎的餅子,就調(diào)皮的拿了一個品嘗,郡主只吃一次,竟然放不下,天天找小貨郎要餅吃。小貨郎給郡主講當(dāng)?shù)氐娘L(fēng)情和各種故事,這些村野文化深深的吸引了郡主,愛意在她心中慢慢滋生。
郡主回到大都后,茶飯不思,王妃犯愁,詢問原因,才知道郡主想吃上賢餅,王爺隨即命人把小貨郎找來,住在王府,讓他打餅給郡主食用,一個愛吃,一個愛做,朝夕相處,終于被王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一頓暴打后將小貨郎趕走,,郡主敢愛敢恨,趁著夜色,就和小貨郎私奔,在上賢村黑松林邊安家,生了一群可愛的孩子。
時間一長,郡主想家了,夫妻倆給王爺做了幾個大大的圓餅和各種形狀的餅,如吉祥物、十二生肖、八仙、葫蘆(當(dāng)?shù)亟雄偬J蘆)、月牙牙、團圓餅、桃榴相會等。在八月十五這天,帶著孩子們?nèi)ネ醺赐改复笕?,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爺已經(jīng)由忿恨轉(zhuǎn)化為憐愛。看著一堆可愛的外甥,其樂融融,王爺全家在花園賞月,命人切開女人帶來的大圓餅和兒孫們分享,看著圓圓的月亮,吃著圓圓的月餅,隨即王爺賜這種圓餅為“團圓月餅”,
在王府小住一段后,小夫妻相約回到上賢村,他們把手藝傳給村民,在上賢一代廣為流傳,后來這種團員月餅就成為文水、汾陽地區(qū)八月十五全家分享的必備甜品。
上賢餅,是文水、汾陽一帶的地方特色小吃,逢年過節(jié)已成為當(dāng)?shù)囟Y尚往來的必需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當(dāng)?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旅游業(yè)的不斷開發(fā),梵安寺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地的游人、客商來到上賢村,村民必以上賢餅款待,游人對上賢餅美味贊不絕口,品上賢餅,聽梵安寺的故事已成為當(dāng)?shù)靥厣糜巍?/span>
上賢餅營養(yǎng)豐富,內(nèi)餡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花生仁、玫瑰、芝麻仁、瓜子等,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亞油酸居多,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含礦物質(zhì),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預(yù)防兒童鋅缺乏、缺鐵貧血;芝麻含鉀很高,置換細(xì)胞內(nèi)鈉鹽排出,營養(yǎng)心肌、調(diào)節(jié)血壓;從中醫(yī)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強心、鎮(zhèn)靜、安神,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抗衰老,滋皮膚、烏須發(fā)。
上賢餅可以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