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是徽州傳統(tǒng)的民間菜,流行于皖南一帶,如淮南、屯溪、歙縣、休寧、黟縣、績溪一帶。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覺其很香很嫩。臭鱖魚菜品鱖魚形態(tài)完整,呈鮮紅色,散發(fā)出純正、特殊的腌鮮香味,肉質細膩,口感滑嫩,醇香入味。
食材原料
材料:凈鱖魚500克,冬筍20克,豬肉片40克,姜末、姜片、蒜苗段、蔥條各少許。
調料:鹽4克,雞湯、老抽、熟豬油、味精、白糖、生抽、料酒、食用油各少許。
制作方法
1、新鮮鱖魚洗凈,切花刀,用鹽涂抹魚身,肚子塞姜蔥。
2、保鮮膜裹好,壓重物,室溫,一周左右。
3、一周后,洗凈,晾干。
4、煎魚,魚煎好后,倒掉油,重新倒油,放咸肉丁,炒至透明,再放香菇丁,放豆瓣醬,姜,放魚,倒入沒魚的水,加生抽,老抽,蠔油,醋,糖,大火煮開,中火15分鐘左右,嘗咸淡。
5、魚好了后,先放蔥花在魚身上,然后撒湯在魚上。做好的魚肉呈蒜瓣狀。
青陽臭鱖魚的做法技巧
1、熱鍋冷油:鍋先燒熱,再下油,油溫七成熱時,放入要油煎的食材,這樣可避免沾鍋。
2、點糖烹醬油:點糖,可上色、提鮮;烹醬油,當醬油順鍋邊下去時,高溫下的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醬香味道
1、處理鱖魚:將鱖魚洗干凈,剔除內臟,在魚身上切成牡丹花刀,將肚皮朝上放。
2、炒鹽:熱鍋后倒入適當?shù)柠},加入適當花椒,文火炒制8-10分鐘,炒出淡淡的香味即可。
3、撒鹽腌制:用花椒鹽均勻擦在魚身上,能夠看出魚全身附白即可,然后用一塊青石頭壓在魚身上。腌魚時要掌握好鹽的用量,不可太咸,否則變成咸魚;也不可太淡,否則魚肉會腐敗。1斤重的魚,夏天需要3錢鹽,腌制2天;冬天2錢即可,在室溫25℃下腌制,冬天腌制6天。
4、判斷腌制好與否:將腌制好的魚看看魚鰓是否還是鮮紅,如果是發(fā)黑的則說明腌制過頭了,如果有壞掉的痕跡則不能吃。
注意事項:腌制臭鱖魚一定要用木桶,選擇粗鹽進行腌制,木桶利于通風,加速水的揮發(fā)作用。
臭鱖魚的臭其實是因為鱖魚經(jīng)過特殊方法腌制過后產(chǎn)生的氣味。將魚處理洗干凈,然后把魚放在25攝氏度左右的環(huán)境中,陰干六七天后,魚就會散發(fā)出“臭味”。但其實這并不是真的臭,而是魚在腌制過后,所散發(fā)的獨有的風味,絕不是鱖魚變味或變質所產(chǎn)生的異味。
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貴池、銅陵、大通等地魚販每年入冬時將長江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qū)出售,因要走七八天才到屯溪,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裝桶時碼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并經(jīng)常上下翻動:魚到徽州,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只是表皮散發(fā)出一種異味。洗凈后以熱油稍煎,細火烹調,異味全消,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