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是中共山東省委培訓輪訓領導干部、優(yōu)秀中青年干部的學校,是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重要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新型智庫,是省委直屬事業(yè)單位。
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負責有計劃地培訓輪訓省管干部、優(yōu)秀中青年干部、處級干部、省屬國有企業(yè)負責人、縣(市、區(qū))長、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書記、鄉(xiāng)鎮(zhèn)長(街道辦事處主任)、理論宣傳骨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骨干;培訓省直機關初任和新遴選公務員、省直部門單位黨務干部、優(yōu)秀中青年科級干部、入黨積極分子?,F(xiàn)有教職工701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352人,正高級崗位99人(含二級教授5人),副高級崗位130人,博士174人。國家級人才稱號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人(含離退休5人)。內(nèi)設33個正處級單位及直屬機關黨委。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xiàn)有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理論經(jīng)濟學3個一級學科授權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等21個二級學科授權點。201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公共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MPA)授權點,2021年批準為社會工作碩士專業(yè)學位(MSW)授權點。
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關于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chǎn)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和全國黨校(行政學院)校(院)長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恪守“始終堅持黨校姓黨不動搖、始終堅持一流黨校建設不停步、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放松”三大原則,立足“理論武裝、科學研究、思想智庫”三項職能,抓住“突出主業(yè)主課、注重服務大局、建設一流師資隊伍”三個重點,落實“講政治、嚴紀律、強修養(yǎng)”三項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認真落實省委“六個一”發(fā)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圍繞十二個方面重點工作,充分發(fā)揮“理論研究主陣地、干部培訓主渠道、科研智庫主力軍、調(diào)查研究主干線、學術交流大平臺”作用,按照“旗幟鮮明講政治、服務大局重實干、團結協(xié)作干事業(yè)、全面從嚴帶隊伍”的部署,深化實施“堅持一個統(tǒng)領、把準一個定位、遵循一個思路、聚焦一個目標”的“四個一”工作體系,構建“學教研咨宣”一體化工作機制,打造“好師資、好課程、好教材、好成果、好聲音”工作格局,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擔當作為、聚力攻堅,事爭一流、唯旗是奪,推動新時代黨校(行政學院)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省級黨校(行政學院),為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
省委黨校始建于1938年10月,是全國成立較早的省級黨校之一。前身為中共蘇魯豫皖邊區(qū)省委黨校(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黨校(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高級黨校(1940年12月)。1955年1月,山東分局撤銷,校名改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1955年4月,省委黨校與山東行政學院、政治學校合并成立中共中央第四中級黨校。1958年12月復名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1968年12月被撤銷,1972年6月重建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1949年10月由華東工商干部學校、山東省教育行政干部學校以及南下干校(也稱南下工作隊)合并成立。1992年10月23日,省政府在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的基礎上建立山東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13年12月,對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山東警察學院進行資源整合,山東行政學院獨立辦學。省委省直機關黨校成立于1997年。2001年5月,省委省直機關黨校與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校合并改建為省委黨校省直分校,2012年12月,更名為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