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西周堇鼎在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遺址M253出土。
現(xiàn)西周堇鼎真品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館內。
西周堇鼎,口稍內斂,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三蹄足。器內底有三個圓形淺洞,分別與三足相對。兩耳外側各飾一組相對的夔龍紋,口沿下飾一周以扉棱為鼻的六組獸面紋,三足跟部各飾一組獸面紋,其下有三道凸弦紋。鼎腹內壁鑄有銘文4行26字。記載了堇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獻食物,并受到召公賞賜之事。
西周堇鼎銘文:匽(燕)侯令(命)堇飴(頤)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賞堇貝,用乍(作)大子癸寶。仲。
西周堇鼎兩耳外側各裝飾一組相對的龍紋,口沿下腹中部飾一周以扉棱為鼻梁的獸面紋,共有六組,三足根部各飾一組以扉棱為鼻梁的獸面紋,其下有三道凸弦紋。龍紋和腹部獸面紋均以云雷紋為底紋,足部獸面紋沒有底紋。腹部獸面紋為連體式獸面紋,獸面的雙角作云紋狀,以扉棱為鼻梁,巨眼突睛,卵形眼珠,長方形瞳孔,張口,兩側嘴角內勾。獸面兩側對稱展開軀干,軀干短而上揚,尾向下內卷,背上有“刺”,軀干下有腳,腳爪巨大,前三后一,呈張牙舞爪之姿。三足根部獸面紋與腹部獸面紋相似,只是僅有獸面沒有軀干。獸面紋舊稱“饕餐紋”,是青銅器的主題紋飾。商周青銅器上的獸面紋最具特征??v觀獸面紋,均以中間鼻梁為中軸線,向左右對稱展開,這是商周青銅紋飾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結構給人以莊重大方、凝重安穩(wěn)之感。
獸面紋之鼻梁兩側各有目紋,目上有眉,眉側有耳;鼻梁之上為冠額,額兩側有奇異的大角;鼻梁下部兩側為獸口和腮,口和腮上有牙。獸面兩側各有彎曲的軀干,干端有向內或向外卷曲的尾,軀干下部有足和利爪,少數(shù)簡略形式?jīng)]有軀干和尾。所有獸面紋基本上是按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現(xiàn)方法和技巧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有所不同。
西周堇鼎這一類獸面紋的特點是軀干短而腳后無長距,特別是腳爪極盡夸張,呈舞爪之勢。此鼎造型雄渾凝重,紋飾簡潔古樸。
西周堇鼎銘文的書體清秀雋美,筆道或肥或瘦,首尾出鋒,有明顯的波磔,其結構嚴謹精到,行款章法自如,是我國書法藝術發(fā)展過程中的杰作。
從1973年至今,琉璃河遺址共勘探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共發(fā)掘了300多座墓葬和近30座車馬坑。發(fā)掘的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依據(jù)規(guī)??煞执?、中、小型三類,均為南北向。近年的勘探顯示黃土坡村中也埋葬有墓葬和車馬坑,墓地的規(guī)模應比已發(fā)掘部分大得多。從年代上分析,這些墓葬可以分為商代晚期、西周成王前后、西周康王前后和西周中期或晚期四個時期。
M253號墓位于黃土坡村北,墓坑為長方形豎穴,墓向357°,墓未經(jīng)盜擾。墓坑長5.1米、寬3.5米、深7米??觾葹辄S色填土,內夾有灰泥塊,層層夯實。槨有二重,未見到木棺。外槨四周有熟土二層臺。隨葬器物分為兩層,第一層有車輪灰痕及銅車馬器,第二層隨葬器物主要是青銅器,均放在二層臺上。陶器、青銅器放置在北面二層臺上。堇鼎位于二層臺中央,其他器物均放置在堇鼎兩旁。
西周堇鼎的出土證實了文獻中關于召公奭以其長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輔弼王室的記載,填補了文獻史料對西周燕國記載的不足,進一步證實了北京琉璃河地區(qū)即當時古燕國的始封地。西周堇鼎因此成為北京城歷史之源的見證。
西周堇鼎其器形、風格、銘文、字形與黃河流域商周遺址出土的同類器物完全相同,說明了三千多年前,北京地區(qū)已具有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同中原地區(qū)在政治、文化、經(jīng)濟各方面形成了統(tǒng)一的整體。如此巨大精美的青銅器,也反映出西周時期北京地區(qū)冶礦與鑄造行業(yè)規(guī)模之大和生產技術的高度發(fā)展。
西周堇鼎是北京地區(qū)出土青銅禮器中體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著北京地區(qū)青銅文化發(fā)展的高度水平。自1974年出土后,西周堇鼎便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館。被譽為首都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
西周時期在青銅鼎上進行作器鑄銘,本質上也是禮的體現(xiàn)。他們利用大量的青銅禮器,鑄以長篇銘文,來頌揚祖德,刻紀功烈,記述周王錫命,傳遺子孫后代。
西周堇鼎銘文也能看出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比商代晚期有了顯著發(fā)展。這一時期的銘文都是反映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法制、禮儀情況的重要資料,具有明確的書史性質。這些銘文資料,可以證信古史,補苴史書的缺佚,對于我們研究古代歷史、上古語言文字和古代書法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西周堇鼎的出土表明至遲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中期)至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紀中期)北京地區(qū)已進入青銅時代。其鼎內銘文說明周王朝的開國功臣召公夷被冊封于燕地(北京地區(qū))建立了燕國。燕都最初建都于今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
2012年05月26日,為紀念北京建城3057年,西周堇鼎從首都博物館回到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公展三天。
2012年12月20日,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博覽會正式向公眾開放。堇鼎在文博會“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展館”展出。此次展出的堇鼎是故宮專家依照原鼎為銅模復制。
2019年7月31日,西周堇鼎亮相于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主辦的“幽燕長歌——燕國歷史文化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