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川三峽位于連州市區(qū)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起源于星子紅巖山,流經(jīng)連州、陽山、英德,在連江口匯入北江。
湟川三峽多美景,湟川文化更悠久。湟川三峽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與龍?zhí)舵?zhèn)之間,全長20多公里,分龍泉峽、楞伽峽和羊跳峽,兩岸茂林修竹、山花爛漫。瀑布一幅接一幅,似簾,似練,似玉帶;山勢收縮如刀切之齊;水勢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觀峽,俯而觀灘,心目不暇。湟川之美,僅歷代騷人墨客贊嘆不已。唐代詩人劉禹錫貶任連州刺史,留下“剡溪若問連州事,惟有青山畫不如”的詩句。清代進士林華皖,康熙六年任連州知州時留下《連峽行》“謂連峽之殊,尤瑰異卓絕者龜巖。歷相九州名勝,罕有倫比,即以連峽與巫峽同觀,亦豈夸美?!?/p>
湟川多勝景,古有定論。古“湟川八景”即:巾峰遠眺,圭峰晚靄,秀巖滴翠,雙溪春漲,楞伽曉月,龍?zhí)讹w雨,昆湖疊獻,靜福寒林。從連州城下船,沿湟川順流而下,便會欣賞到如詩如畫的沿岸風(fēng)光;世外桃源的箭欖村寨,宏偉壯觀的馬面灘船閘,崖壁直如刀切,壁中吐石,石中吐水,懸空落河,如霧如紗的龍泉峽和兩岸近在咫尺,頂端山羊可一跳而過的羊跳峽。還有,沿江那極富特色的小艇,兩旁掛滿蝦籠的蝦船和小巧玲瓏,撐起來敏捷如飛的小竹排,會令你影興大發(fā)。
湟川文化有文字記載源于漢朝元鼎五年秋,漢武帝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會樓船將軍楊樸等出桂陽下湟水(湟川),追殺呂嘉、嶺表悉平。從此,湟川文化開始衍播。湟川八景之一的雙溪春漲處,宋代紹興年間連州知州王大寶所建的雙溪閣依稀可見;楞伽峽北岸陡壁,刻著“楞伽古峽”4個一尺見方的大字,旁邊還有一片斑駁的依稀可認的小字,記載著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冬,司法官李華和當?shù)亍爸芹拧睆垳Y采取“上以火攻,下以堰取”開鑿楞伽峽的事跡。過了楞伽峽,你會看到江邊一個天然戲臺,據(jù)說當年這里的戲班不斷,過往的船只密密匝匝泊在江邊看大戲。過了三峽,山谷洞開,平田數(shù)頃,嶺半懸流飛瀑如下雨,這就是著名的湟川八景之龍?zhí)讹w雨,旁邊有一“龍宮寺”,韓愈貶陽山令時,夜宿龍宮寺,留下《宿龍宮灘》刻在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