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特色
紅色頂芽,藕皮米白色,藕肉亮白色,藕香濃郁,清甜爽脆。
地標地理
寶應縣地處江蘇省中部,揚州北端,屬里下河腹地,千年古運河穿境而過, 寶應荷藕生產環(huán)境 氣候土壤皆處于南北交替之間,物產十分富饒,人稱"魚米之鄉(xiāng)".境內河湖密布,水資源總量共約為1.6億立方米,水質達到和超過國家Ⅲ類標準。面積較大的湖蕩有寶應湖、白馬湖、范光湖、射陽湖等,俗稱"五湖四蕩",約257.69平方公里。寶應縣長期以來形成了獨有的碟形洼地,也就形成了獨特的土壤——蕻渣土,而這種地形又形成了豐富的水體資源,水質獨特,品質一流。同時,寶應的日照充分,年降水量980毫米,在荷藕生產期內達740毫米,這些獨特的地形、土壤、氣候和水體形成了寶應荷藕獨特的品質。
歷史文化
相傳在很久以前,寶應的五湖四蕩原來是白水一片,只長些蘆葦、蒲草。有一回,天宮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來到瑤池,撥開云層,遙望人間,只見寶應東蕩地區(qū),方圓百里,水天一色,碧波蕩漾,好一派湖蕩風光。玉皇大帝見狀,連聲贊道:"此乃人間仙境啊。"王母娘娘在一旁附和道:"此景雖妙,但有不足,缺少花卉點綴。"玉皇大帝點頭稱是,便命荷花仙子捧出一把瑤池蓮子,播撒湖蕩。從此,這里蓮葉田田,荷花盛開,粉白嫣紅,清香飄溢,宛如天上的瑤池仙境。從那時起,每逢中秋佳節(jié),民間有選用上等"連枝藕"供奉月公和吃藕餅的習俗。這里的藕粉還曾作為朝廷貢品,被譽為"鵝毛雪片"。寶應種藕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大中進士儲嗣宗在《宿范水》一詩中提到荷藕,范水為我縣首鎮(zhèn),這說明寶應地區(qū)遠在唐代已開始種植藕,歷史已不下于1200多年,到了明代,寶應荷藕已經成為大宗土特產品。《萬歷志》中列“寶應十景”中有“西蕩荷香”,到了清代,詩人涉及植藕盛況的詩詞歌賦不下百余篇,《康熙寶應縣志》中“寶應十二景”有“蓮葉接天”一景,悠久的歷史,使寶應荷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寶應藕粉素有“鵝毛雪片”的美譽,在明未清初,成為進貢朝廷的“貢粉”,蜜餞捶藕明代為朝廷貢品,現代入選《中華名菜譜》,并列為國家宴會“國菜”之列。 【文化積淀】宿范水唐 儲嗣宗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邊。露濕芙蓉渡,月明漁網船。寒機深竹里,遠浪到門前。何處思鄉(xiāng)甚?歌聲聞采蓮。
品牌建設
1998年,寶應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完整的產業(yè)鏈條和獨特的荷藕文化,被國家農業(yè)部命名為“中國荷藕之鄉(xiāng)”。2004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寶應荷藕實施原產地域保護。自2000年以來,寶應每年8月8日都舉辦“中國寶應荷藕節(jié)”,以荷藕為龍頭,推動招商引資,促進寶應經濟不斷發(fā)展。目前,寶應縣常年種植荷藕近20萬畝,遍及全縣鄉(xiāng)鎮(zhèn),商品藕年產量突破30萬噸,實現年產值10.6億元,是江蘇乃至全國著名的荷藕產區(qū)。全縣圍繞荷藕食品開發(fā)的大小企業(yè)有49家,其中江蘇荷仙食品集團是國家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為全縣荷藕產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全縣各加工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有保鮮、水煮、鹽漬等八大系列共100多個品種。近年來,縣內加工企業(yè)與揚州大學、武漢水生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進行NEC果蔬汁、濃縮汁、果膠等項目的開發(fā),進一步增加產品的種類。全縣荷藕加工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寶應的藕制品占日本市場的70%以上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