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魚面是湖北地區(qū)的特色傳統(tǒng)名吃之一,主產于湖北省云夢縣,并因此而得名。云夢魚面用面粉及青魚、鯉魚(或草魚)魚肉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
這種食品營養(yǎng)十分豐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溫補益氣的作用,被人們美譽為長壽面。1915年,云夢魚面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加特產比賽獲優(yōu)質銀牌獎,產品暢銷全國及國際市場。
歷史淵源
“云夢魚面”始產于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云夢魚面選用“白鶴分流”之魚,桂花潭中之水,新麥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銀、細如絲,故又稱“銀絲魚面”。它有兩種吃法,一種是面條做成后即時煮熟,加上佐料,即可進食;另一種是面條做成后曬干包裝起來,可以長期貯存,吃時煮熟即可。
云夢魚面作為地方傳統(tǒng)特色面食,早已馳名遐邇。 該產品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鮮美可口,誠為食用之佳肴,饋贈之佳品。1915年,云夢魚面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加特產比賽獲優(yōu)質銀牌獎,產品暢銷全國及國際市場。
產地環(huán)境
云夢魚面之所以味道特別鮮美,離不開云夢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物產資源條件?!赌印す斊吩涊d:“荊有云夢,犀兕麋鹿麓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庇捎谑a各種魚鮮,故以所產魚面最為出名。云夢民間流傳歌謠有:“要得魚面美,桂花潭取水,鳳凰臺上曬,魚在白鶴咀?!闭f的是城郊有一“桂花潭”,清澈見底,潭水甘美;“鳳凰臺”距桂花潭不遠,地勢高闊,日照持久。城西府河中“白鶴分流”處,所產鳊、白、鯉、鯽,魚肥味美,是水產中之上乘。
當初偶然制成了魚面的黃廚師,后來專門潛心研制魚面,他采用的就是“白鶴咀”之魚,取魚剁成茸泥,用“桂花潭”之水和面,加入海鹽、摻和、搟面等工序,放置“鳳凰臺”上曬干、收藏。經過精心制作的魚面,不僅用來招待客商,“許傳發(fā)布行”的老板還用來作為禮品,饋贈來自各地的布客,使得云夢魚面廣泛流傳。
制作方法
采用以鮮魚(青、鯉、草魚為佳),除去內臟、魚鱗、頭尾、骨皮,絞成肉漿,與上等面粉、包谷豆粉、海鹽、純堿、清水攪拌均勻,壓成薄面皮(每張150~200克,厚度1厘米),上甑蒸熟,取出攤晾,折疊切絲,曬干裝盒,便可以貯存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