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介紹
洪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東南端,南臨長江,瀕臨百里洪湖,與三國古戰(zhàn)場赤壁隔江相望,市治新堤鎮(zhèn)東距省會武漢市175公里,西距荊州市區(qū)201公里。全市轄20個鄉(xiāng)鎮(zhèn),3個農場,總人口94萬,全市版土面積2519平方公里。洪湖再生稻米優(yōu)質生產基地,涵蓋了洪湖市境內的長江流域,沿洪湖周邊,漢沙河流域,洪排河流域,內荊河流域,東荊河流域的沙口、汊河、新灘等14個鄉(xiāng)鎮(zhèn)70個村。現已建立綠色食品基地的有沙口、汊河兩個鎮(zhèn),沙咀、龍甲、董口、新墩等10個村,基地面積3萬畝,網絡農戶1240人,為農民增收1500萬元。種植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有百里洪湖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是種植優(yōu)質稻的天然場所,身臨其境,正如洪湖赤衛(wèi)隊歌曲中所唱的一樣“處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谷香”。所孕育出來的再生稻米在三國時就已享盛名,素有“稻耳米”之稱。洪湖再生稻米外觀商品性好,米粒晶瑩透亮,細長,均勻,無腹白,開鍋香噴噴,入口綿甜,香味濃郁,米飯松軟而不粘。洪湖再生稻米含膠質多,有豐富的淀粉與植物蛋白質,營養(yǎng)豐富。洪湖再生稻米因產于湖北省洪湖水鄉(xiāng)而得名。據老人傳說,百里洪湖古時屬八百里洞庭湖范圍,因長江形成后分離。每年6、7月份,長江上游客水和洞庭湖水匯合后形成洪峰,順江而下,因長江堤小,難以抵御大水,形成潰口淹沒農田;因洪湖原屬沔陽州管轄,故民謠傳唱“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洪湖再生稻米種植區(qū)域位于江漢平原腹地四湖流域下游,內臨洪湖、南靠長江、北依東荊河,境內河湖港汊眾多,溝渠縱橫,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地貌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沖積、湖積平原。境內以水稻、水生蔬菜種植和水產養(yǎng)殖為主。生產區(qū)域稻田多為潛育型和沼澤型水稻土,土壤剖面構型多呈AG型和APG型,質地偏粘,呈中性—微堿性,PH值6.8—7.5。因常年秸稈還田有機質含量較為豐富,平均含26.5g/kg,理化性狀好,土壤硒元素含量豐富,土地肥沃,耕作性良好,適宜種植水稻。
2、水文水利:洪湖湖區(qū)“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諸水匯歸之地,因而成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網地區(qū),素有“百湖之市”、“水鄉(xiāng)澤國”之稱。主要河渠除南沿長江、北依東荊河外,區(qū) 域內還有內荊河、“四湖”總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閘河等大小河渠113條,總長度達900公里;千畝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太馬湖、金灣湖、形斗湖等21個。洪湖市地表水資源為19.10億立方米,占湖北省水資源總儲量19%,人均2528立方米。境內雨量充沛。由于江河環(huán)繞,湖多河密,地表水極其豐富,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補給來源。洪湖湖區(qū)水面53萬畝,是目前全球水質優(yōu)良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是我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qū),2006年獲“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獎”。 洪湖再生稻米生產區(qū)域稻田灌溉用水主要來源于洪湖區(qū)域內的湖泊和河流?;貎人O施齊全完善,溝渠配套,有大小電排站115座,能排能灌,排灌方便,有效灌溉面積達100%。
3、氣候:洪湖地區(qū)位于溫暖的北亞熱帶中緯度南緣,屬我國季風氣候較明顯的地區(qū),近地層為季風環(huán)境所控制,所以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洪湖濕地的基本氣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盛行東北季風;夏季氣候炎熱多雨,多為東南季風或西南季風控制;而春、秋兩季為過渡季節(jié),兩種季風交替出現。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該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28.9℃,比同緯度全球均值24.0℃高,1月平均氣溫3.8℃又比同緯度均值5.5℃低,年平均氣溫16.6℃。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洪湖地區(qū)具有光能充足,降水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的特點。本地區(qū)年輻射總量為455.4每平方厘米焦耳,年降水量平均在1060.5-1331.1mm之間,且4-10月份總降水量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7%,年均蒸發(fā)量為1354mm;本區(qū)平均徑流深度為360mm,徑流量為37.35×108立方米;現有湖泊可調蓄容量為4億立方米左右;年積溫≥10℃的年活動積溫一般為5100-5300℃,其初日在4月上旬,終日在11月上旬,平均日照時數1980—2032小時,無霜期長,一般 為250天以上。
4、環(huán)境:生產基地區(qū)域無大型工礦企業(yè),無工業(yè)三廢污染??諝馇逍?,微粒懸浮量、二氧化硫含量、氮氧化合物含量都很低,符合CB3095-1996的一級標準;產地環(huán)境質量符合NY∕5115-2008《無公害農產品大米標準要求》;灌溉用水主要取于洪湖及周邊主要河流,水質優(yōu)良,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CB5084-1992。
三.地域范圍
洪湖再生稻米生產地域范圍為湖北省洪湖市所轄的沙口、汊河、新灘、峰口、螺山、烏林、老灣、龍口、燕窩、黃家口、萬全、曹市、戴家場、瞿家灣等14個鄉(xiāng)鎮(zhèn)。地理位置: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
四.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觀特征:洪湖再生稻米屬晚秈稻,外觀商品性好,米粒光澤潤滑、晶瑩透亮、細長、均勻、腹白少;米飯縱向長度好、不開裂,煮熟后松軟可口,不粘結,開鍋香噴噴,入口綿甜,清香可口,食后余味無窮,冷飯不回生,口感好。享有當代“貢米”的美稱,深受消費者青睞。
2、內在品質指標:洪湖再生稻米營養(yǎng)價值較高,含膠質多,有豐富的淀粉與植物蛋白質。蛋白質≧7.5%,膠稠度≧60mm,直鏈淀粉≧15-20%。3、質量安全要求:洪湖再生稻米符合綠色食品要求,NY/T4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