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 ,重慶特產,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涪陵榨菜是選用重慶市涪陵區(qū)特殊土壤和氣候條件種植的青菜頭,經獨特的加工工藝制成的鮮嫩香脆的一種風味產品。
它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并稱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國對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筍)之一。 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涪陵榨菜”于2000年4月被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Fuling Zhacai”于2006年4月被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涪陵榨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于2005年1月21日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于2010年1月15日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Fuling Zhacai”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于2010年12月17日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
產品特點
涪陵榨菜以涪陵青菜頭為原料,涪陵青菜頭呈近圓形、扁圓球形或仿錘形,表皮青綠,肉質白而肥厚,質地嫩脆,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蛋白質、糖、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其鮮嫩香脆、鮮香可口,有多種做法和獨特妙用。
產地環(huán)境
每年“白露”前后播種,至“寒露”后開始移栽,次年“立春”后即可收獲,“驚蟄”后即抽苔開花結實。然而,正宗的涪陵榨菜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和水質環(huán)境、氣候中孕育出來的,產區(qū)面積不是很大,主要在重慶市豐都縣的高家鎮(zhèn),至重慶巴南區(qū)木洞鎮(zhèn)附近200公里長江沿岸地帶,其中涪陵系中心主產區(qū)。生長特別好,收獲的青菜頭肉質肥厚、嫩脆、少筋、味優(yōu)良。這一范圍外地區(qū)生長的青菜頭質地較差。
歷史淵源
榨菜起源于涪陵。據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記載:1898年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涪陵縣城郊(現涪陵城區(qū)洗墨路)商人邱壽安將涪陵青菜頭“風干脫水”加鹽腌制,經榨壓除去鹵水(鹽水),拌上香料,裝入陶壇,密封存放,當年送一壇在湖北宜昌開“榮生昌”醬園店的弟弟邱漢章,邱漢章在一次宴會上將哥哥邱壽安送與的榨菜讓客人品嘗,客人們倍覺可口,其風味“嫩、脆、鮮、香”,為其他任何咸菜所不及,爭相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