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該館具有軍事性、知識性、參與性等特點。中小學生在這里可以通過參觀展覽,動手制作,參加訓練及觀摩飛行表演的全過程,使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是科教興國,開展國防教育及航空航天知識早期科普教育的大課堂。航模運動涉及審美、競技、創(chuàng)新、人際關系等多方面,又涉及空氣動力、無線電、機電控制、結(jié)構、制造等多學科,因此是搞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因受此項運動影響而立志成才。本館設施具備開展國際比賽的水準,亦是航模愛好者理想的活動基地。愿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共同推動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yè),愿這里成為孩子們飛向藍天的搖籃。
占地26000平方米的航模館,環(huán)境優(yōu)美,展品豐富,動靜結(jié)合,它集科技性、軍事性、娛樂性于一體,是孩子們接受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和未來飛上藍天的搖籃。此外,還可利用場地動手制作、放飛訓練、一展才華。節(jié)、假日上午10:30舉行的大型仿真飛行表演 (惡劣天氣除外,門票補差價)倒飛、空投、特技、攻擊等等,緊張刺激,目不暇接。
建筑布局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是以航空科普教育為主兼顧校內(nèi)教學功能的科技類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26000平方米,共分4個展區(qū):“航空發(fā)展史”、“中國航空工業(yè)之窗”和“綜合展區(qū)”三個室內(nèi)展區(qū)以及一個室外停機坪展區(qū)。 “航空發(fā)展史”展區(qū)通過大量形象的圖片、逼真的模型、詳盡的文字,向觀眾描述了人類最初的飛行理想和早期對航空的艱難探索。在這里,觀眾不僅可以看到飛機發(fā)明人萊特兄弟和他們制造的世界第一架飛機,還可以看到我國早期飛行家及設計師馮如的畫廊。
“綜合展區(qū)”有大量的實物和精美的模型。這些展品代表著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不同的用途,多角度地記錄了人類航空航天科技的發(fā)展。室外主展區(qū)的停機坪上整齊地排列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戰(zhàn)斗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直升機和超輕型飛機,觀眾可以近距離地觀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使用的軍用機,如美國的“野馬”式(P-51)、“雷電”式(P-47),還可以見到使用壽命達20~30年之久的運輸機(C-47),還有我國制造的噴氣式殲擊機,如超音速殲擊機殲-7和殲-6。在這里,每一架飛機、每一件殘骸背后都有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
場館特色
1、綠色行動飛行節(jié)。
主題:"奉獻一片綠地,共享一片藍天"。號召公眾把支持奧運、美化首都的熱情變?yōu)閷嶋H行動,將植樹、環(huán)保與科技活動飛行表演有機結(jié)合,寓意只有讓地更綠,才能讓天更藍,才能共享在藍天自由翱翔,自由呼吸的感受,使人們健康快樂。每年3月12日至4月20日舉辦,深受歡迎。
2、采摘活動。
利用館周圍美化綠化所用場地,進行多品種種植,至成熟期(九月至十月)將采摘與觀看飛行表演相結(jié)合。
3、定期表演。
定于每年5月至10月底期間每周六上午10:30進行大型仿真表演(來前請咨詢)。五一節(jié)、國慶節(jié)七天長假逢單日上午10:30進行表演。
4、購機教飛。
利用場地優(yōu)勢,為普及航模運動做貢獻,開展購機義務教飛活動,限時限人數(shù)。免費為部分青少年航模愛好者提供訓練場地。
5、小手拉大手家庭比賽
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動手制作放飛比賽或車、海模比賽,每10個家庭一組即可開賽。
6、航模制作
向每人贈送簡易模型飛機套材一副,在教練的指導下現(xiàn)場組裝并參加比賽,博物館免費提供獎品。
7、飛行表演
主要機型有初教五飛機、AH—1武裝直升機、J3聯(lián)絡機、CAP—21飛機、運十二飛機、“巨嘴鳥”雙機編隊,可以進行特技飛行、空投表演、投放彩花彩帶、機槍掃射、對地進攻等項飛行表演。你可以乘坐電動滑翔機飛上天空,體驗飛行感受。還可以親手操縱長二丙火箭模型的發(fā)射,當你按動電鈕,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煙扶搖直上,刺向青天的時候,你的心潮會波濤翻滾,無比激動。為了讓人們親眼目睹大型飛機編隊的飛行氣勢,博物館每年5月至10月舉辦規(guī)模浩大的仿真飛行表演,讓你的感官和心靈同時獲得一種震撼。也許,你會在這里購得一架航模飛機,并且學會了放飛。于是,你為你的飛機系上紅領巾或裝滿心愿,發(fā)動引擎,放飛于藍天白云之間。其實你不正是放飛了希望,放飛了心情嗎?
館藏文物
北京一號飛機
在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的停機坪上,一架銀色、雙螺旋槳運輸機安靜地如處子一般夾在威風八面的戰(zhàn)斗機中間。這架不太起眼的飛機,外形并不出眾,似乎還帶著幾分稚幼的感覺,但機身上印記斑駁的紅色漢字和五角星,卻給人一種滄桑的歷史感。它就是由北京航空學院(現(xià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制的輕型運輸機,也是大躍進時期學校制造的第一架飛機。1958年2月經(jīng)周恩來總理的批準開始試制。1958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機場首次試飛,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為“北京一號”,并且完成了北京至天津、北京至上海的航線試飛。在新中國民航史上,“北京一號”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北航前輩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結(jié)晶,它也是激勵北航人勇敢創(chuàng)新的力量源泉。“北京一號”采用兩臺蘇制АИ-14Р活塞發(fā)動機,下單翼,乘員兩人,可載客8人。
“直五型”直升機
停機坪上還停著一架退役的直五型直升機,直五型直升機是我國制造的第一種直升機,全身通綠,頭頂上那個偌大的螺旋槳比直升機的機身還要長,要是它旋轉(zhuǎn)起來,形成的氣流和噪音絕不比北京冬天刮的強風遜色。據(jù)韓館長介紹,直五型直升機是我國制造的第一種直升機,原型為蘇聯(lián)“米四”直升機,1958年在哈爾濱制造,1963年定型投產(chǎn),多用于空降、救護、防林護火等任務。雖然直五型直升機已入不惑之年,但由于其功能齊、成本低,十分適合于內(nèi)蒙古地區(qū)執(zhí)行航天回收任務,因此被選為回收神舟五號飛船回收艙的特定機種,真可謂寶刀未老! 在直五型直升機兩側(cè)的分別是我國制造的強五型強擊機和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蘇聯(lián)拉-11戰(zhàn)斗機。而展出的這架拉-11戰(zhàn)斗機是志愿軍飛行員王天保駕駛過的座機,這架英雄戰(zhàn)機曾經(jīng)擊落擊傷過三架美國噴氣式戰(zhàn)斗機。看著它機身上的斑斑銹跡,那些早已消散在歷史天空中的槍鳴炮響似乎又在耳邊回響起來。
在博物館東面的室內(nèi)展廳,還展出了我國早期制造的各種飛機發(fā)動機的實物。其中就有裝備于殲-6和強-5兩種戰(zhàn)斗機的“渦噴-六型氣式發(fā)動機”。這種發(fā)動機的推力能達到2600公斤。發(fā)動機旁邊則是我國制造的霹靂-2型導彈實物。在展出的導彈實物前端,有一個玻璃罩,據(jù)韓館長介紹,這是用于紅外感應跟蹤目標的裝置,相當于導彈的眼睛;我國制造的霹靂系列導彈與美國的響尾蛇導彈非常相似。
參觀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7號
乘車路線:乘973、851路黑橋南站下車即到,或乘402、418、688南皋站下車路口右轉(zhuǎn)過黑橋村,路口再右轉(zhuǎn)走莊園東路,步行約1.5公里。(副券內(nèi)容)持通票及本副券可免門票3人次,保險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