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古陶文明博物館由北京市文物局1996年10月30日批準成立,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核準注冊為公益性民營事業(yè)單位,1997年6月15日隆重開館。以保護和弘揚中華古代文明遺產為宗旨;以確保原路東之夢齋收藏所有權、名譽權、完整性獲得永久性保障,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并實現(xiàn)其價值,將陶類文物的收藏保護、鑒賞研究、宣教展覽、信息傳播、藝術創(chuàng)作、產業(yè)開發(fā)、資本運營于一體,從而建立古陶文明的權威收藏、鑒定、研究與傳播體系為基本任務;以變個人秘藏之寶為社會共有之物、開創(chuàng)中國博物館事業(yè)新的途徑和體例,并最大意義上發(fā)現(xiàn)與實現(xiàn)中華古陶文明的價值和尊嚴為理想而創(chuàng)辦。
古陶文明博物館是第一座陶的專題博物館,藏品以新石器時代彩陶及周秦漢唐陶器、戰(zhàn)國秦漢磚瓦、戰(zhàn)國秦漢封泥三大系列兼及其它相關領域約3000件出土文物,構成以古陶文明為主脈、以藝術考古為特色的收藏體系,構成一部近乎完整而形象生動的古陶文明史。
館藏文物
“封泥絕響”系列
“封泥絕響”系列展出秦漢封泥175件,這是迄今最重要的封泥專題展覽。尤其秦封泥部分被稱為“秦文化史上又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含概了秦始皇三公九卿政治體制的各類屬官,揭示了數(shù)十個失載的秦朝的郡縣、宮苑名稱,揭示了許多與秦始皇及其秦代文明相關的鮮為人知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內容,從而被考古界、秦漢史學界的專家稱為“秦始皇批閱文書的遺物”,“是可以彌補《史記》《漢書》缺憾的珍貴文獻,是統(tǒng)一的中國封建王朝第一部百官表和地理志,是中國百代政治體制的源頭檔案”。
“古陶序列”
“古陶序列”展出周秦漢唐2000年間不同器型與品類的陶制文物126件,從中可以看出古陶文明的演進與發(fā)展脈絡,較為全面的反映了華夏先民有關陶的創(chuàng)制、使用和審美。“拆散的結構及其它”展出路東之館長多種藝術語言的系列作品近百件。新千年伊始,古陶博物館展廳除了原有四個專題系列文物藏品展覽之外,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內涵獨特而形式怪異的特殊展覽:《拆散的結構及其它——路東之美術作品展》。這是個不斷改變和正在完成過程中的展覽,內容與形式都別具一格,沒有開幕式也沒有結束日期,展品由“拆散的結構ABC系列、夢齋文獻系列、夢齋考古系列、夢齋原拓本系列、世紀末寄懷曲系列、新世紀寄懷曲系列、兼照自己的燈類系列、鳥和太陽與天地和人彩墨系列”等多組內容構成,展品隨機變化,似是而非,充滿先鋒精神與另類色彩,并包涵行為藝術的成分在其中。
“文字的美奧”
“文字的美奧”展出多載體與文字相關內容的文物約兩百件。2000年6月15日,古陶文明博物館開館三周年之際,又增加了新的展覽內容:《文字的美奧——古陶文明博物館開館三周年特展》。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也是先民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文化遺產。 漢語文字是地球人類最為神奇美奧而博大精深的文字體系。以表現(xiàn)文字為主題的收藏內容一度曾是中國收藏家的正宗、主項和熱門兒,也是傳統(tǒng)金石學的主要范疇。本展以多載體與文字相關內容的文物為展品,以 “文字的美奧”為主題,分為“甲骨拾遺、陶文演義、微刻奇觀、璽印薈萃、磚文敷美、文獻存真”六組內容。旨在從美學角度,將文字的魅力展現(xiàn)給世人。
規(guī)模
古陶文明博物館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400平方米,常規(guī)展覽由“彩陶淵藪、瓦當大觀、封泥絕響、古陶序列、拆散的結構及其它、文字的美奧”六個專題系列近千件展品構成,力求使普及教育、藝術欣賞和專業(yè)研究相結合,將古陶文明恒久而獨特的魅力展現(xiàn)給世人。其中,“彩陶淵藪”系列展出甘肅、青海、寧夏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為主的彩陶近百件,其中有許多保存至今仍驚絕完美的珍稀之品?!巴弋敶笥^”系列是第一個按年代、地域和功用劃分的專題瓦當展覽,展出從戰(zhàn)國至東漢數(shù)百年間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品類的瓦當153件,其中多有珍稀孤品。古陶文明博物館藏瓦已是現(xiàn)存最完備的瓦當收藏體系。
存在意義
作為國內首批由國家文物部門正式批準成立的私立博物館,古陶文明博物館的創(chuàng)辦標志著國家文物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和對民間收藏的進一步肯定與支持,也為迅速發(fā)展的中國博物館事業(yè)開創(chuàng)了新的途徑與體例。同時,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陶的專題博物館,不僅具有填補博物館門類與品種空缺意義,更以其獨特的科學內涵、文化品位和學術、藝術價值為中國當代文化廣場增添了新的內容,并由此吸引著來自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目光。通過本館的專題展覽、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人們可以充分感知中華古陶文明的恒久魅力,感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價值和尊嚴。自1997年開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領導、專家、學者、藝術家、新聞工作者及各界觀眾數(shù)十萬人,接待國內外新聞單位不同形式的采訪逾百次,協(xié)助制作電視專題節(jié)目5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人們欣慰地看到古陶文明博物館的影響在一天天擴大,許許多多來自不同國度不同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的人們?yōu)橛羞@樣一個博物館而驚詫、而自豪、而感動!陸續(xù)有多個其他省市的相關機構為解決好當?shù)厮搅⒉┪镳^事宜前來本館調研考察。更有文博專家已將古陶文明博物館的創(chuàng)辦及其生存發(fā)展過程視為一株有所特殊意義的文化標本研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