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博物館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解放北路29號(即1931年建成的原“法國俱樂部”舊址),距天津火車站咫尺之遙,扼守百年名橋解放橋,位于金融機構富集的歷史名街,地處正在建設中的天津金融城中心位置。
發(fā)展歷史
天津金融博物館由亞洲商學院發(fā)起創(chuàng)立,在博物館籌備期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務委員李貴鮮親自為博物館題寫?zhàn)^名,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不僅為博物館題寫了書法長卷,還捐贈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手稿,中投公司總經理高西慶還為博物館捐贈了多件見證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歷史的珍貴展品,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弘、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湯世生、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主任張涌泉等專家學者為博物館提供專業(yè)及學術顧問支持,美國金融博物館館長艾倫·李·謝勒潤以及美國紐約州參議員、前總統(tǒng)尼克松的女婿愛德華·考克斯等國際友人蒞臨博物館現(xiàn)場進行交流。在博物館籌備期間,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政府金融辦、天津市和平區(qū)政府、天津市和平區(qū)政府金融辦和天津市政協(xié)文史委等政府機構以及天津大通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培訓中心、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天津市圖書館、天津市檔案館、國家第一檔案館、北京造幣總公司錢幣展覽館與天津各大商業(yè)銀行均提供了大力支持。
建筑布局
天津金融博物館的展館面積約2400平方米,館內收藏了中國各個時期大量的貨幣、金融票據(jù)以及其他金融實物 博物館的展覽陳列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八個專題:第一部分為金融歷史和現(xiàn)狀,具體內容包括貨幣的起源與發(fā)展 金融機構與金融工具、金融市場、企業(yè)重組與并購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等;第二部分為金融與我們,具體內容包括金融與創(chuàng)業(yè)家、金融與產業(yè)、金融與戰(zhàn)爭、金融與政治、金融與科學、金融與藝術等;第三部分為中國貨幣歷史,具體內容包括中國貨幣的民間演義、天津金融開埠史、金融名人堂、金融里程碑等;第四部分為金融危機與金融海嘯特展,本部分展覽了包括次貸危機、消費信貸、大蕭條、1987年股災、經濟周期、亞洲金融危機、惡性通貨膨脹以及金融詐騙與丑聞等內容;特展內容將不定期更新,下期特展為信用卡的起源。第五部分為專題展覽,內容包括黃金專題展、貨幣專題展、解放北路金融史專題展以及濱海新區(qū)金融核心區(qū)規(guī)劃展等專題內容。
展館理念
博物館運用聲、光、電、影、物等多種展示手段,力求向觀眾全面清晰地介紹金融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天津金融博物館以展示和收藏作為基本工具,以欣賞和教育作為主導旋律,承擔著向觀眾普及金融知識,傳遞金融理念,詮釋金融創(chuàng)新,關注金融焦點問題、推動金融同行交流的任務,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全方位介紹中國金融史,全視角展示金融知識,連接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未來的專業(yè)博物館。
開館儀式
包括英國、美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金融博物館館長發(fā)來賀信。全國工商聯(lián)直屬會員商會會長瞿懷明、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劍剛、副秘書長陳宗勝、天津市和平區(qū)區(qū)長張盛如、天津市金融辦副主任杜強、并購公會副會長宮少林、前美國金融博物館館長Lee Kjelleren、澳大利亞全球基金會秘書長霍華德、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中國專家委員會副主席蔡重直、天津財經大學校長張嘉興、黨委書記王玉英、日本銀行北京首席代表新川陸一、光大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王蘭鳳、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館長張志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助理葛俊、大通投資集團董事長李占通,以及包括天津市各級政府部門、有關金融機構和新聞媒體等共計100多人出席了開館慶典。亞洲商學院執(zhí)行院長王巍主持了當天的慶典儀式。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7:30(周一閉館)
地址:天津和平區(qū)解放北路29號天津金融博物館(原“法國俱樂部”舊址)
到達方式:乘坐地鐵到達三號線津灣廣場站。
門票:免費,需出示有效身份證件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