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勝利紀念館興建于2009年4月,為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已經(jīng)成為南京市的一個紅色地標。
渡江勝利紀念館由主館區(qū)、渡江勝利廣場、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余平方米。
主館區(qū)使用仿木結(jié)構(gòu)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狀,寓意“駛向勝利之船”。入口處上方鐫刻鄧小平1987年4月題寫的“渡江勝利紀念館”館名。在主館區(qū)旁建有臨時展廳。主展廳內(nèi)共展示各類文物和復制品400余件,珍貴歷史照片500余幅。展覽共分為六部分,分別為序廳,“風雨倉皇”,“天翻地覆”,“人間正道”,“勝利之都”,紀念廳。
渡江勝利廣場上矗立著大型“千帆競渡”群雕。群雕共分為六組,呈紅色直線柱體形式,截面為紅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紅色立柱長49.423米,象征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到了夜晚,49顆紅色五角星連同49根大型紅色立柱在江邊閃耀,猶如燈塔一般指引著革命者奮勇向前,又似連天烽火,讓人們追憶起6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追憶起百萬雄師過大江的雄風與豪情。
渡江勝利紀念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zhàn)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占南京》。渡江勝利紀念碑呈雙帆船形,碑座為紫絳色船體,白色雙帆正中懸掛一枚直徑2.5米,重約400公斤的銅質(zhì)渡江勝利紀念章。
挹江門城樓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挹江門開辟于1921年,原稱為海陵門。1929年為使孫中山靈樞順利送往中山陵,將其擴建為三道拱門,上下共五層,易名挹江門,其字由時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題寫。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從挹江門入城的。挹江門城樓為仿明宮殿式樣的兩層宮殿式門樓,黑瓦雕門,飛閣流丹,畫梁雕棟,古色雅致。城門上建有雙檐翹角敵樓9間,是南京保存較為完好的城樓之一,面積近1200平方米?,F(xiàn)作為渡江勝利紀念館資料研究、文物征集、渡江老戰(zhàn)士交流和臨時展廳。
渡江勝利紀念館展出大廳有各種文物、資料近千件。全館共4個展廳。
第1部分---“渡江戰(zhàn)役前的國內(nèi)形勢”重點展出1946年7月人民解放軍從戰(zhàn)略防御轉(zhuǎn)入戰(zhàn)略進攻,東北、華北、華東三大野戰(zhàn)軍相繼發(fā)起了著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解放了東北、華北、和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奠定了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基礎。
第2部分---“將革命進行到底”。著重反映解放區(qū)廣大軍民加緊訓練,準備渡江迎接解放的史實。
第3部分---“百萬雄師過大江"主要展出國民黨政府最后拒絕在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上簽字,毛主席、朱總司令發(fā)布了向江南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西起九江。東至江陰的千里戰(zhàn)線上發(fā)起了規(guī)模巨大的渡江戰(zhàn)役。
第4部分---“把紅旗插遍全中國”介紹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僅用3年多時間,取得了解放戰(zhàn)爭的輝湟勝利,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