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城蘇州,素有“人間天堂”之稱,在這優(yōu)美環(huán)境里孕育出的蘇州刺繡藝術(shù),亦早已聞名于世。蘇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jù)《說苑》記載,春秋時期吳地已有“繡衣而豹裘者”。三國時期,吳主孫權(quán)的趙夫人擅長刺繡,能在方帛上繡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邑的形勢,被時人贊為“針絕”。到了宋代,蘇州已是“戶戶有刺繡”。到了明代,蘇州刺繡已形成“精細雅清”的地方特色,清代蘇繡發(fā)展到鼎盛時期。蘇州刺繡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一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受到蘇州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淡雅、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獨特風格,與湖南湘繡、四川蜀繡、廣東粵繡并稱中國四大名繡。中國刺繡藝術(shù)館是中華民族刺繡文化的藝術(shù)天堂,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展示廳內(nèi),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蘇繡、粵繡、蜀繡、湘繡等全國各地繡種的刺繡精品,體驗名繡之間不同的藝術(shù)魅力,而且能夠品味刺繡名人繡品獨特的藝術(shù)風采和審美情趣;游走在連接古今的藝術(shù)長廊里,可以了解到種桑、養(yǎng)蠶、繅絲、煉染、絲織等與刺繡有關(guān)的工藝知識,了解商周、春秋戰(zhàn)國、兩漢、唐宋、元明時期刺繡的歷史沿革及豐富的刺繡歷史典故,感受濃郁的刺繡歷史文化。
展出的有皇帝的龍袍、皇后的百子衣、官服的補子,有清代流行的腰間佩飾品褡褳、荷包,有室內(nèi)裝飾用的鏡套、床掛等,都極為典雅秀麗。明代的刺繡立軸《松鼠葡萄》、《山雞白兔》等,清代的《仕女種花》、《菊石圖》等繡品,都凝結(jié)著刺繡先輩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展室里有一幅十分引人注目的朱紅色炕毯,長4米,寬2米,是清代乾隆皇帝東巡沈陽時御用繡品。毯面構(gòu)圖,均勻地繡有五個用真金線盤繡的“喜相逢”雙蝶刺繡團花,含有夫妻相愛之意。在團花之間,以彩絨繡出圖案化的藤蔓花草,穿插靈活,格調(diào)粗擴。四周盤金繡寶螺、寶傘、寶蓋、金鏈等吉祥物,外圈繡絨回紋,色彩鮮明富麗,氣派大方,為乾隆時期代表作。
重點陳列了我國杰出的刺繡藝術(shù)家沈壽和蘇州著名老藝人金靜芬的刺繡杰作。沈壽大師,原名沈云芝,字雪宦,蘇州人,素享有“繡圣”;“神針”的美稱。她少年學(xué)藝,針功扎實,1904年,她精工繡制的《八仙上壽圖》,進呈為慈櫓太后七十壽辰賀禮,獲清代農(nóng)工商部四等商勛,慈值親書賜“壽”,故改名為“沈壽”。后赴日本考察,悉心研究了日本美術(shù)繡與西方繪畫攝影?;貒?,擔任京師繡工科總教習。此期間,她借鑒西洋畫的寫實手法,首創(chuàng)了“仿真繡”,把蘇繡技藝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她仿真繡的代表作《意大利皇后像》、《耶穌像》,先后在意大利都朗博覽會(19if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1915年)獲一等獎,為中國刺繡在國際上贏得了很高的榮譽。此外陳列的還有齊針繡、戮紗盤金繡、平金、編金、織金等各種針法的繡品,令人目不暇接。
公交游1線、3、46、701路可達。
上海方向:
滬寧高速→蘇州新區(qū)出口→北環(huán)高架西延→太湖大道(到底后,左轉(zhuǎn))
無錫方向:
繞城高速→天池山出口→太湖大道(到底后,左轉(zhuǎn))
展掛在第一室大廳迎門處的是一幅《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是一幅長400厘米、寬33厘米的刺繡長卷。繡稿是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國畫畫卷局部,取胥門到間門一段當年蘇州的繁華景象。作品在工藝美術(shù)大師李娥英的指導(dǎo)下,運用接針、套針、纏針、鋪針等十多種針法,500多種色線,將長卷中的鱗次林比的店鋪、官員們的顯赫鋪張的排場、蘇州學(xué)臺的院試、新郎新娘向雙親參拜的蘇州風土人情,都纖毫畢具地精繡出來,不失原作的神韻,可謂是一幅蘇繡藝術(sh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