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展館
南館
通史陳列,以“最憶是杭州”為主題,系統(tǒng)地展示了杭州歷史發(fā)展、文脈傳承、人文精神的敘事性展覽,以城為主體,以史為脈絡(luò),以人為線索,以“感受杭州”為核心,展覽借助“城、史、人”的結(jié)合,塑造了杭州的整體個性,演繹著杭州的故事百態(tài),洋溢著杭州的清新文藝,展現(xiàn)杭州八千年文明史和五千年建城史,集聚杭州城市歷史文化內(nèi)涵,精心營造文化惠民的亮點。
北館
郵票陳列
杭州博物館收藏有大量世界各國發(fā)行的珍稀郵票,郵票因此與杭州的歷史文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歷年來中國郵政發(fā)行的杭州題材郵票,提煉了杭州特有的自然、人文主題,是杭州城市的名片。
?書畫陳列大屏幕
LED屏展示了杭州西湖的美景。步入展廳可見中國杭州地區(qū)明清至民國初年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文房雅玩陳列
文房書齋,乃雅思神交之地;文房雅玩,是明澈練達的智慧趣味所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杭州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文房雅玩一向典雅而華貴,充滿雅逸精致之美,是中國文人的人文精神與藝術(shù)品位的象征。以中國文人所倡導(dǎo)的“小器大樣”、“格物致知”的思想為指引,以精美珍貴的文房雅玩為載體,彌合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貴精神與儒雅品質(zhì)。文房用具、文房珍玩、金石印章、名家手札、明清家具中可以窺得中國古代生活的時尚與細節(jié),還原文人高仕的風流與蘊藉,將優(yōu)雅傳統(tǒng)延續(xù)帶當下現(xiàn)代生活中,重構(gòu)杭州經(jīng)典生活意象。
出土文物精品
在“物華天寶——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陳列”中陳列的歷年來杭州考古發(fā)掘成果,揭示了飽含歷史底蘊的地下遺跡,展示了值得珍藏的地下文物,讓觀眾在直面歲月長河留下的串串足跡之余,逐漸厘清城市記憶,在古代與當代之間架設(shè)起連接的橋梁,供社會公眾品讀、思索,讓杭州的文化遺產(chǎn)得以共享并永續(xù)流傳。
機動展廳
該展廳有點七巧板、魔方和電影《盜夢空間》的味道,像可以合攏分開的餐廳包廂,展覽面積達1500平方米,空間可以最大程度地組合、變幻。
館藏文物
綜述
杭州博物館,館藏規(guī)模已逾萬件,涵蓋了陶瓷、書畫、善本、碑帖、印譜、玉石、青銅、金銀、印章、竹木牙骨、民俗、錢幣、郵票、書籍等各類文物及資料、標本。庫房建筑和保管設(shè)備均達到安全、堅固、適用要求,庫區(qū)配備有恒濕恒溫系統(tǒng)對館藏文物的保護。藏品儲存設(shè)備包括柜體、排架、囊盒、布套等均嚴格按照藏品保存要求設(shè)計并制作。
自史前的跨湖橋文化、良渚文化,到歷史時期的吳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杭州悠久的歷史造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發(fā)展序列。
鎮(zhèn)館之寶戰(zhàn)國水晶杯,2002年已被國家文物局列入64件(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珍貴文物名錄。杭博其它文物門類的收藏亦頗為可觀。良渚史前文化的玉器;古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青瓷;宋代官窯瓷器、花鳥扇面;元代青花觀音像、鮮于樞墓葬出土文房用具;明清玉器、浙派、武林畫派的書畫作品等。
精品
鎏金銀蓋罐
年 代:明代(公元1369年~公元1644年)
尺 寸:通高15.5cm、腹徑17.5cm
來 源:杭州凈慈寺出土
該蓋罐為銀質(zhì),帶蓋,鈕為瓶狀,通體并鎏金,裝飾重瓣覆蓮。罐身形似花蕾,塹重瓣仰蓮紋;足向外撇;內(nèi)環(huán)底,外飾一圈覆蓮紋。
銅熏爐
年 代: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尺 寸:通高48.5cm
來 源:杭州市昭慶舊址出土(1944年)
紫銅,方圓形,由蓋、爐身、底座三部分組成。獅形紐蓋,蓋身雕云龍紋,爐耳及四足均由張口的獅首和卷曲的獅舌構(gòu)成。足底有榫,可與底座銜接。座頂部陰刻云龍紋。
青銅人物燭臺
年 代: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尺 寸:通高64.5cm
來 源:杭州市昭慶舊址出土(1944年)
由插、童子、座組成。童子上身赤裸,佩項飾,背負花口瓶,上插荷葉形燭臺,手呈持物狀。下身著裙,足蹬高靴,立于水紋托起的平臺上,前方左右各立一瑞獸。
青銅劍
年 代: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尺 寸:通長49.1cm
來 源:余杭區(qū)吳山鄉(xiāng)出土
由劍身和劍把兩部分組成,每個部位各有其專名:劍身部分,前端的尖突稱作“鋒”,中央一條凸起的棱稱作“脊”,“脊”兩旁稱“從”,“從”兩面的刃稱為“鍔”,合“脊”與兩“從”稱為“臘”。劍把部分,圓形或扁形的把稱作“莖”,“莖”和“臘”連接處呈凹字形或中間條形物起護手作用的,稱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