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
“十里紅妝”博物館內(nèi)的藏品,是何曉道先生二十多年來收藏的上萬件精品中選出來的,展品緊扣“十里紅妝”這個主題,邊展邊充實,從而形成現(xiàn)在的陳列規(guī)模。
博物館采用場景布展和藏品歸類布展相結(jié)合,有嫁妝場景,有木桶房、繡房、閨房、書房、婚房、妾房和百床風情等展廳。
走進博物館,就像走進一座傳統(tǒng)婚嫁文化的寶庫,明清時期富家小姐的生活空間完全展示在觀眾面前,這里有金碧輝煌的“千工床”和“萬工轎”,“千工床”又稱拔步床、踏步床,其床前部稱為“拔步”,是床沿前的小平臺,拔步前有掛面,設(shè)雕花柱架、掛落、倚欄、飄檐花罩,上有卷蓬頂,右邊安放二斗二門小櫥,左邊安放馬桶箱,后半部為臥床。床的三面圍著可拆裝的雕刻板或彩繪屏風,初看,像是一個縮小的戲臺。床體現(xiàn)了古代“一生做人,半世在床”的傳統(tǒng)理念。而花轎則是明媒正娶的象征。民間有“八抬大轎抬過來,十里紅妝嫁過來”之說。眼前的花轎,朱漆為底,采用透雕、浮雕、貼金、涂銀等工藝,一身喜氣,雕龍刻鳳的造型,令文物專家吃驚,因為龍鳳歷來就是皇家的專用圖符,民間是不允許使用的,但江南民間有“浙東女子全封王”的傳說,是否屬實,已難考證。閨房內(nèi)的生活用品,如精美的梳妝箱、繡花架、小姐床、織布機等,有琳瑯滿目的女紅用具:針線簍、針線桶、線板、針盒等,還有展示小姐手工工藝的刺繡,如絲綢衣服、披肩、荷包、肚兜、香袋、繡花鞋等。還有用朱砂和金飾打扮得十分精致的纏腳架,這個令無數(shù)少女痛苦的纏腳用具,如果沒有親眼所見,人們是不會把三寸金蓮和它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在余姚河姆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一種紅色漆碗,據(jù)專家考證,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朱砂涂漆的家具,距今天有六千多年了。今天,在“十里紅妝”博物館展廳,依然能從這些朱砂家具中領(lǐng)略到六千年前的遺風。
展館中的木桶是“十里紅妝”最有特色的品種,有米桶、水桶、茶壺桶、果桶、梳頭桶、首飾桶、討奶桶、洗腳桶、馬桶、子孫桶等等,桶是紅妝中最豐富的品種,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桶體朱紅透亮,造型千姿百態(tài),雕刻精美,飾金錯銀,線條變化富有女性韻律,洋溢著女性特有的氣息,最能表現(xiàn)女性個性,直接體現(xiàn)女性審美情趣的家具。
展廳中有形式各異的箱,有杠箱、銀箱、百寶箱、皮箱、首飾箱、大箱籠、小紅箱、竹箱,還有梳頭箱、梳妝箱等等;此外,竹編也是紅妝中內(nèi)容豐富的器物,有擔籃、套籃、提籃、菜籃、飯籃、針線籮等。
閨房,再現(xiàn)了小姐樓里大戶人家兒女的生活場景,出嫁前的酸、甜、苦、辣,小姐床上喃喃春夢彷佛就在眼前。婚房的布置突出喜慶的氣氛,門楣上的紅雙喜,床前的紅蠟燭,還有紅幢箱、紅衣柜、紅果桶,新娘的紅蓋頭……一切都是紅色。新婚之夜的幸福美滿,在這暖紅色的婚房中突現(xiàn)出來。人們對新人的美好祝愿也深深地融進這鮮紅的景象之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妾房,就顯得很樸素簡潔,單調(diào)而平靜。
“十里紅妝”博物館的“百床風情”展廳,則展出了何曉道先生收藏的從明清到民國時期的小姐床、春宮床、婚床、竹涼床、羅漢床、架子床等46張各種形式的床。真是各有千秋,風情萬種。
參觀信息
交通狀況
浙江寧海徐霞客大道 ,近郊寧??h徐霞客大道1號(近桃源南路)
門票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