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1927年創(chuàng)建于開封,1961年隨省會遷至鄭州,1994年新館開工建設,199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院區(qū)占地面積126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群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體現(xiàn)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征,2009年入選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現(xiàn)有藏品17萬余件/套,大多數(shù)為珍貴文物,其中以青銅器、玉石器、陶瓷器、石刻造像等具有特色,是見證和展示華夏文明起源形成與發(fā)展脈絡的文化藝術(shù)殿堂。原開放有基本陳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專題陳列“河南古代石刻藝術(shù)館”“河南古代玉器館”“楚國青銅藝術(shù)館”“明清工藝珍寶館”等。
中原楚系青銅藝術(shù)館以河南淅川縣楚國貴族墓地出土的青銅器精品為展示主體,按照青銅器用途分類,集中表現(xiàn)中原楚系青銅藝術(shù)的精美絕倫。王子午鼎的華美裝飾和85字銘文,是研究楚國公卿的重要實物;云紋銅禁,作為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用失蠟法鑄造的年代較早的鑄器,五層鏤空透雕,二十四只龍形怪獸的攀緣伏撐,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另有“王孫誥編鐘”博大雄渾,青銅神獸詭麗奇巧,以及云紋方壺、克黃升鼎、卷云紋填漆鼎等一大批沉寂二千五百年的驚世之作,鐘鳴鼎食,煌煌穆穆,都聚于這一方天地。
明清時期的工藝美術(shù)進入了輝煌的發(fā)展階段,制瓷、織繡、象牙雕刻、漆器、琺瑯器和金銀制作等工藝,門類齊全,制作精工,創(chuàng)意新奇,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美學鑒賞價值,顯示了古代匠師非凡的智慧和驚世的技藝。
在中國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權(quán)勢與地位物質(zhì)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殮葬工具;潔身明志,標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中原地區(qū)所出玉器,多屬上古三代良工精琢之品,這種自然精華與人文之美的結(jié)合,構(gòu)筑了我們先民人生的理想境界。
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分為八個展廳,第一至四展廳位于展館一層,分別是原始社會展廳、夏商展廳、西周展廳和東周展廳;第五至八展廳位于展館二層,分別是兩漢展廳、漢晉展廳、隋唐展廳和宋元展廳。
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tǒng)的五聲或七聲調(diào)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shù)民族或外國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其研究成果在英國《自然》《古物》等著名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后,引起國內(nèi)外學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這一成果已被銘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的顯要位置。
杜嶺方鼎是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早、體量大、鑄造完美、保存完整的青銅重器,也是較早裝飾饕餮紋與乳釘紋的中國禮器。
婦好鸮尊的年代屬于殷墟青銅器二期,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的較早的鳥形銅尊。其整體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尊生動的造型,配以蟬紋、雙頭夔紋、饕餮紋、盤蛇紋等繁縟的紋飾,使整件器物顯得更為威嚴獰厲,蘊含著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是罕見的藝術(shù)品。
玉柄鐵劍,學術(shù)名稱是玉柄銅芯鐵劍,出土于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國君虢季墓中,由鐵質(zhì)劍身、銅質(zhì)柄芯和玉質(zhì)劍柄嵌接組合而成,銅質(zhì)柄芯將玉質(zhì)劍柄和鐵質(zhì)劍身連接在一起。
壺是青銅酒具的一種,也是青銅禮器的重要種類之一,古人以此器祭神祀祖,饗宴賓客。作為青銅時代極具生命力的一種銅器類別,銅壺的器形不斷變化和發(fā)展,而蓮鶴方壺則是青銅時代承上啟下的珍品。
云紋銅禁不僅是目前所見體量大、紋飾繁復精美的銅禁,也是較早的一件經(jīng)科學發(fā)掘出土的禁類器物。學界對它的鑄造工藝多有爭議,但其附件部分之鑄件,主流觀點仍以其為失蠟法鑄造工藝之例證。據(jù)此,即將我國采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的時間提前至春秋時期。
該壁畫摹繪了一幅光怪陸離、虛幻奇異的畫卷,龍、虎、朱雀、怪獸及神山、靈芝、異花、云氣等構(gòu)成了漢代人們想象中的死后世界。此壁畫尺寸宏大、文化內(nèi)涵豐富、繪畫藝術(shù)高超,為漢代壁畫中所罕見;又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早、規(guī)格等級高、保存完整的墓室壁畫。
武則天金簡對于研究唐代歷史、武則天的政治思想、武則天時期的書法、古代投簡制度、古代封禪制度等都有重要價值。
前人在評論汝窯釉色時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說。這件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口小底大,器身輪廓呈流暢的“S”形曲線。釉面光亮,釉層下配以如隱如現(xiàn)的蓮花圖案,為汝窯傳世品中所未見。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冬季開放時間為9:00—17:00),閉館前1小時停止發(fā)放參觀卡,每周一(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閉館。
1.觀眾憑身份證和其他有效證件在票務處免費領取門票,經(jīng)檢票后,方可入館參觀。
2.為了保護觀眾與文物的安全,以及確保參觀環(huán)境符合國家標準,日接待觀眾總量控制在5000人以內(nèi)。上午3000人以內(nèi),下午2000人以內(nèi)。
3.學齡前兒童、小學生須有成年人陪同方可領票入館參觀;中學生如無成年人陪同,可憑學生證領票入館參觀;高齡老年人、行動不便者須有親友陪同方可領票入館參觀;未領取參觀票的觀眾謝絕入館參觀;衣履不整者、精神性疾病患者、酗酒者、攜帶易燃易爆及危險品者、攜帶寵物者謝絕入館參觀。
4.高齡老年人、殘疾人、體弱者等社會特殊群體,可優(yōu)先領票入館參觀。
5.大件物品禁止攜帶入館,經(jīng)安檢后可免費存至主展館大件物品寄存柜。小件物品可隨身攜帶或存放到展館入口處自動存包柜中。
6.展廳內(nèi)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吸煙、打手機、喧嘩、嬉鬧,以及從事其他與參觀無關的事情。
7.參觀者須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禁止隨地吐痰和隨手亂扔廢棄物。愛護文物展品、展覽設施及其它公共服務設施,如有損壞應照價賠償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公交車:B1、83、32路、39路、42路、61路、69路、96路
出租車:距鄭州火車站約10公里,18分鐘車程,車費大致25元 交通攻略詳情>>
民國十二年(1923年)夏,河南新鄭一紳士李銳打井,無意間打出一座古墓,發(fā)掘出100多件青銅器。
北洋陸軍14師師長聞訊后向吳佩孚馳報。吳佩孚命令該師長將出土文物運至開封妥善保管。
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為了更好的保存這批文物,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并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yè)。7月,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籌建于開封三圣廟街(今開封三勝街)河南法政學堂和河道總督衙門舊址,是為河南博物院發(fā)軔之始。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劉師古堂充公遺產(chǎn)的一部分為???,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fā)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征集歷史、自然科學、農(nóng)業(yè)、藝術(shù)、生理衛(wèi)生等方面的實物料。10月10日,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民國十九年(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并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并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fā)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shù)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diào)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24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國民政府為確保文物安全,于將原河南博物館所藏文物精選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裝68箱,用了三天時間運往漢口法租界租房保存。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漢口淪陷之前,這批文物又被迫轉(zhuǎn)移至重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zhàn)結(jié)束后,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國民黨政府忙于內(nèi)戰(zhàn),經(jīng)濟嚴重匱乏,經(jīng)費拮據(jù),博物館步履維艱。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古都開封。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
1949年11月,國民政府將存放于重慶的原河南博物館文物中的珍貴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裝38箱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一起運往臺灣,后成為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主要藏品,其余30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管會接管。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yè)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xiàn)生機,蓬勃發(fā)展。
1953年,根據(jù)中央文化部頒發(fā)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zhì)及發(fā)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志性博物館。
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新省會鄭州市的人民路11號。
1966年,博物館組織癱瘓,業(yè)務荒廢。
1978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河南省博物館重新恢復運營。
1991年秋,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shù)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館。
1998年,河南省博物館從鄭州市人民路遷至鄭州市農(nóng)業(yè)路更名為“河南博物院”,而成為國家級博物館。
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落成開放。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將閉館,對主展館實施維修。
2020年10月博物館主展館升級完畢重新開放。
河南博物院包括廣場、序幕大廳、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陳列館、文物庫房、學術(shù)報告廳、電教樓、觀眾參與和娛樂廳、觀眾餐飲茶座、觀眾休息廳、貴賓接待、河南博物館室、紀念品商場、廣播室、計算機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建筑群外部還設計有40%左右的園林綠地,形成“館中園、園中館”的優(yōu)美格局。
主展館主體建筑以元代古觀星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位于河南登封)為原型,經(jīng)藝術(shù)夸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nèi)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冠部為方斗形,上揚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納“地氣”之意,寓意中原為華夏之源,融匯四方。外部墻面為土黃褐色,取中原“黃土”“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之意,主館正面從上至下有淺藍色的透明窗與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帶,具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
主館后為文物庫房。整個建筑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致,風格獨特,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