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位于北京市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建于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較為古老的名剎之一。
法源寺,唐時為憫忠寺,清雍正時重修并改為今名,1956年在寺內成立中國佛學院、1980年又于寺內建立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所屬的宗教類博物館。在法源寺內,不可不提的是那滿庭院的紫丁香,每到四月,院中的丁香便紫霧般在暖春中開放,與寺中高可參天的古槐,墻角石盆中含蕊吐香的蘭草,丁香樹下悠閑跑動的放生動物,共同構筑出一派世外桃源的清幽景象。
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是“華嚴三圣”,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像,均為明代所造,木胎、貼金罩漆。正中的毗盧遮那佛端坐在須彌座上,像高2米,腦后背光,連座通高3.97米。
文殊、普賢分立兩旁,像高2.14米。這三尊塑像,雕刻工藝精湛,相貌莊嚴,在明代同時期的塑像中是上乘之作。
大雄寶殿兩側是十八羅漢坐像,像高約1.35米,木胎、貼金,這是清朝時造像。在大雄寶殿中,沿南面有兩個石柱的柱基,開關為卷葉蓮瓣,從花紋上判斷,應是唐初建寺時的原物。
法源寺天王殿內正中供奉著明代制作的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銅像,高1.12米,袒胸露懷,表情喜樂詼諧。彌勒像后則是勇猛威武的護法神——韋馱坐像,為明代銅鑄,高1.70米。殿內兩側是明代銅鑄造的四大天王像,極為珍貴,身高1.20米。
觀音殿就是原先“憫忠閣”所在地?!叭ヌ煲晃铡钡母唛w現(xiàn)僅存臺基,高一米多,周圍砌以磚欄,觀音殿則建于臺上。此殿仿照故宮御花園萬春廳的結構樣式,外墻以十二柱為骨架,室內同樣以十二根柱子支撐,結構獨特。這里保存著法源寺的歷史石刻、經幢等,其中以唐代的《無垢凈光寶塔頌》、《憫忠寺藏舍利記》,遼代的《燕京大憫忠寺菩薩地宮舍利塔頌》是唐代書法大家李北海的作品。
大悲壇是一座佛教文物的宮殿,這里陳列著歷代的佛像、石刻及佛教藝術珍品:中國較早的佛像——東漢時代的陶制佛坐像、三國東吳時代的陶瓶、南北朝時的整石造像、唐代石佛像、五代鐵鑄佛像、宋代木雕羅漢像、元代銅鑄觀音像、明代的木雕伏虎羅漢像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
最后一進殿堂是藏經樓,殿內以青磚鋪地,供奉著巨大的明代木雕臥佛像以及各種珍貴經書。佛像為木胎干漆所制,是明代造像藝術精品。1980年5月,日本國寶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時,曾在這里供奉了七天,先后有16萬信徒和群眾前來瞻仰、觀看。
凈業(yè)堂前立著一個巨大的石缽,雙層石座,缽體周圍雕刻著形似海浪的花紋以及山龍、海馬、八寶等形象,技藝純熟,極為精美。凈業(yè)堂內供奉的是一尊明代銅制的毗盧佛巨像,在殿內觸及屋頂(高4.58米),共分為三層,下層為千朵蓮瓣巨座,每一個蓮瓣上都鏤有一尊小佛像;中層為四方佛,面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最上層則為毗盧佛像,莊嚴肅穆。
大殿兩側為十八羅漢坐像,像高約1.35米,木胎貼金,為清朝制品。大殿中迤南兩清石柱礎,作卷葉蓮瓣,估計是唐初建寺時原物,它的花紋與廟中佚失的唐天元十四年(726年)石幢的花紋相近。憫忠臺一名“念佛臺”,又稱“觀音殿”。臺基高一米多,周圍設以磚欄,殿堂建于臺上。此殿結構獨特,外墻以十二柱為架,室內以十二柱支撐式樣與故宮御花園萬春亭相同。
這里保存著法源寺的歷代石刻、經幢等,以唐《無垢凈光寶塔頌》、《憫忠寺藏舍利記》、《承進為蔍福禪師造陀羅尼經幢》(應歷七年,957年),遼代的《燕京大憫忠寺菩薩地宮舍利函記》較為珍貴。
殿外山墻還嵌有清代翁方網復制的唐“云麾將軍碑”殘柱基,另有《法源八詠》及《心經》等碑刻,是研究佛學和法源寺歷史的重要資料。
凈業(yè)堂前有一巨大石缽,雙層石座,周圍雕海水花紋和山龍、海馬及八寶等形象,雕刻極為精美,幾可與北海團城的瀆山大玉海媲美。
凈業(yè)堂內供奉一尊明代銅制巨像毗盧佛像,高及屋頂(4.58米),共三層,下層為千葉蓮瓣巨座,每一瓣上鏤一佛像;中層為四方佛向東、西、南、北;最上層為毗盧佛。法源寺西南角原有無垢凈光寶塔。塔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年),磚結構,高3.3米左右。
法源寺天王殿內正中供奉著明代制作的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銅像,高1.12米,袒胸露懷,歡天喜地。彌勒佛背后是勇猛威嚴的護法神韋馱坐像,明代銅鑄,高1.70米。兩側是明代銅鑄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貴,皆高1.20米。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華嚴三圣”,既毗盧遮那佛。文殊和普賢菩薩像。為明代制作,木胎貼金罩漆。正中的毗盧遮那佛端坐在須彌座上,像高:米,腦后背光,通高3.97米。文殊、普賢分立兩旁,像高2.14米。這三尊塑像,妙相莊嚴,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可推上乘。大殿兩側為十八羅漢坐像,像高約1.35米,木胎貼金,為清朝制品。
法源寺內收藏了眾多名貴的佛教典籍及藝術品,特別是大悲壇內陳列的大量佛經,數量眾多、版本珍貴。另外還有各國贈送的經像文物。最后一進殿堂是藏經閣,大殿全部用青磚鋪地,閣上供奉著三大士像,為木胎干漆所制,是明代造像的藝術精品。
據《元一統(tǒng)志》記載,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初名“憫忠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為哀悼北征遼東的陣亡將士,詔令在此立寺紀念,但未能如愿。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
安史之亂時,一度改稱“順天寺”,平亂后恢復“憫忠寺”名稱。
唐末景福年間(892-893年),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贈建“憫忠閣”。閣甚雄偉,有“憫忠高閣,去天一握”之贊語。
遼清寧三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時,憫忠寺被毀。遼咸雍六年(1070年)奉詔修復后又改稱“大憫忠寺”,從而形成今天的規(guī)模和格局。
全年8:30-16:00
10路車到回民醫(yī)院,6、109路教子胡同下車。地鐵4號線菜市口下,西南出口。
1983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qū)佛教中國重點寺院,2001年6月25日,法源寺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