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洋寺坐落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鎮(zhèn)依山村茅洋崗上。茅洋寺已有千年歷史了,寺紀元于西晉,盛舉於唐。最后前身古剎建于北宋治平四年(西元一○六四年)。來到茅洋寺,擡頭仰望,看見幾座大山手拉手挺立著,山上的樹木在山風(fēng)吹拂下微微顫動,眺望遠方,北侖港的洋面波光粼粼,在陽光照射下,浪花晶瑩透亮,在風(fēng)兒帶動下,浪花嬉戲著,泛起了一層層紅暈。
目前,茅洋寺初定用地面積五十畝,對外景點十處為三平方公里,經(jīng)過近年的十方發(fā)心護持,住持妙永法師的堅苦奮斗,全寺主體工程天王殿、大雄寶殿、圣母殿、觀音殿、三圣殿、地藏殿、放生池以及方丈室、廂房等工程相繼完工,建筑面積三千馀平方米,占地為三十畝。一條直達寺院門口廣場的上山公路也已修成。茅洋寺周圍的景點規(guī)劃為十處:景區(qū)牌坊、茅洋賓館、天然浴池、仙人洞天、多寶佛塔、望娘閣樓、茅洋禪寺、圣母道地、休閑游藝、靈峰公路。
據(jù)傳說,茅洋寺是葛仙圣母修道成佛之地,地理獨特,原為洋中之山,山中之峰,峰中之天。為天燈陰陽八卦型(又象金燕棲窩)。東為「金龍沐日臥山崗」,西為「銀虎賞月安守門」,南為「朱雀息在大元寶」,北為「玄門大開通四海」。常年云霧磅礴,清涼無染。古云:「靈峰轉(zhuǎn)茅洋,白銀壹千兩」。在今天的茅洋寺周圍,雖無潺潺流水,且有甘露灌頂,涌泉從地而出。據(jù)當(dāng)?shù)鼐用窠榻B說,茅洋崗上的泉水飲而能使百病消散,延年益壽,何況這里的水往西流,千古難得有,實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