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座落于磐石鎮(zhèn)重石村的庵山東峪內(nèi),是樂清較大的寺院之一,占地面積達到一萬四千六百平方米。真如寺始建于唐文德元年,即公元888年,舊名“重臻院”?;貋砗?,我查一下資料,發(fā)現(xiàn)公元888年正值唐代末年,國勢動蕩。在戰(zhàn)亂的時代修建廟宇,想來那時雖然群雄逐鹿中原,而樂清地處海陬,偏遠蠻荒,反而能夠偏安于一偶。像很多古建筑一樣,真如寺也經(jīng)過多次的毀壞和重建。真如寺早在1983年就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又整體列入文物保護控制地帶。不過,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建筑物大多是1995年之后重建的。
來到真如寺前,我就聽說這座寺院中值得一看的是宋代的石塔。而這宋塔一走進山門,就可以看到。在一片平整的草坪上,七座風格古樸的小佛塔一字排開,而兩邊是起伏的峰巒和蒼松翠柏,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宋塔每座高約四米,仿照印度瘁堵波形式,結(jié)合我國木構(gòu)建筑特點,用石材精制而成。塔呈六角形金剛座,浮雕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駿猊、麒麟等神獸,栩栩如生。這些石塔的頂梁枋、斗拱和翼角出檐,都是依據(jù)《宋營造法式》的圖案,因此造型獨特,美侖美奐。
在欣賞的過程中,我看出這石塔有后來修復的痕跡。原來這石塔歷經(jīng)千年,已破損嚴重,現(xiàn)在看到的是在1993年的修復品。但是,就是這修復品也彌足珍貴,1997年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真如寺我為無法看一件完整的宋代石塔而遺憾,在接下的旅程中這個遺憾意外得到了彌補。在真如寺的旁邊有兩座古墓,其中一座是宋代禮部尚書吳杜的陵園。這兩座陵園的原貌已經(jīng)在時間的流逝和后來的修復中破壞了,但是還留下一些石俑、石馬和石羊,可以一飽眼福。尤其是吳杜墓的兩個石將軍,造型威武而優(yōu)雅,令人嘆為觀止。時間的流逝在他們的身上留下片片斑苔,但是他們依然神采奕奕,仿佛有一種精神力量真的可以穿越千年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