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樂寺,位于今江西新建區(qū)大塘鄉(xiāng)彭家村村東。史載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大定天下后,南巡至江州。及戊子之秋,由潯陽經白鹿洞抵達豫章,途經離西昌城百里處的儀鳳鄉(xiāng)。唐太宗見此地風光秀麗,民安物阜,遂令匠工在此建寺,并御筆親題「大唐極樂寺」,命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的蔡允恭記念之。
清朝初年,因忌諱,唐字加土,寺名改為“大塘極樂寺”??滴跄觊g,再簡為“極樂寺”。今大塘鄉(xiāng)的“塘”字也是清初為求避諱而得。
該寺位于大塘坪鄉(xiāng)政府以東四華里處,為一九八五年五月縣博物館組織的文物調查發(fā)現(xiàn)的唐-清代建筑,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為抬穿斗綜合結構的木架磚房,前后兩進,中設天井,天井兩側設廂房。主要建筑為后廳堂,抬梁結構使廳堂形成寬達九米的寬敞開間,兩側采用穿斗固定拼架,柱梁多為直徑40公分的粗大杉木,與本地建筑風格不同的是不加風炎山墻圍護,側墻直接承重。整個建筑寬十米,縱深十六點五米。柱加石桑,整個木架維護完好。
據(jù)《蔡氏宗譜》,該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后由宋進士蔡詵;明黃罔令、蔡文清、僧慧濱、清蔡仲歧等人主持修葺。因修葺目的是保存古跡(宗譜載態(tài)巡行江州)經過此地,御筆親題大唐極樂寺,此地以得名為大壙,所以保存了原建筑的時代風格。